推进学会“三化”改革试点

发布日期: 2023.02.07

【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学会是科协的组织基础,学会工作是科协的主体工作,各级科协所属学会超过2.2万家,其中,全国学会214家,省级学会近4000家,广泛联系着各学科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科协系统深化改革,也应紧紧抓住所属学会这个牛鼻子,完善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提升发展活力和服务能力。本期编发江西省科协开展所属学会“三化”(秘书处实体化、秘书长专职化、学会工作市场化)改革试点有关做法和成效。供参考。

江西省科协按照现代科技社团治理规律,探索开展以秘书处实体化、秘书长专职化、学会工作市场化为重点的学会“三化”改革试点,激发所属学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彰显科技社团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

一、精心筹划,为“三化”改革试点谋篇布局

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开展深度调研,征询意见建议,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提出保障措施。

一是确定试点学会。综合学科类型、业务特点、现实基础、自身意愿等因素,在省科协所属的141个省级学会中,择优挑选了省机械工程学会、省土木建筑学会、省土地学会、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省公路学会、省城市安全信息化学会为“三化”改革试点任务单位。

二是建立工作目标。打造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科技社团组织,通过改革试点,解决学会秘书处力量不够、活力不足,秘书长多为兼职、精力不足,自身造血功能缺乏、经费不足等制约学会发展的痛点症结问题,把学会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把智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行业评价转化为社会评价,提升学会“四服务”能力,实现学会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是明确试点任务。学会秘书处建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专职的工作人员、成立实体性党支部。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学会组织通则》的有关要求,采取“退休干部兼任、社会化聘任、选拔聘任”等形式,选配专职秘书长。学会工作市场化运作,通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创办经济实体、提供科技服务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等,增强学会自我造血功能,促进学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精密组织,为“三化”改革试点注入动力

在“三化”改革试点过程中,省科协紧盯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与试点学会同向发力、共克难关,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改革学会办事机构,落实秘书处实体化。办事机构是学会正常运转的基础。试点学会秘书处通过挂靠单位支持提供或自行租赁、借用等方式,解决日常办公场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签订聘用合同,并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激励和“五险一金”保障机制,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工作稳定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

二是贯彻有效履职要求,实现秘书长专职化。秘书长是学会工作的“操盘手”。试点学会通过换届、届中调整等方式,重新选配了专职秘书长。新任秘书长队伍中,既有事业单位退休干部兼任的,也有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的,相对年轻、专业对口,专职负责学会秘书处工作,把学会工作当作事业干,归属感、成就感强。

三是激发学会内生动力,推进学会工作市场化。引导试点学会发挥人才和组织优势,参与购买服务竞争,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省公路学会、省土木建筑学会分别创办科技类经济实体,提供咨询、检测、评价等公共服务;省土地学会承担“江西省土地规划资质、土地复垦资质认定发证”“江西省土地规划及土地复垦机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研制”等工作,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巩固了组织、充实了家底、拓展了业务、扩大了影响,促进了学会工作良性发展;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承担南昌市第七届“洪城杯”《健康照护》与《健康和社会照护》职业技能大赛暨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培养了人才,社会反映良好;省机械工程学会有偿提供科技服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发挥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机构作用,试点以来共组织13场25项科技成果评价活动,获得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精细施策,为“三化”改革试点提供保障

注重统筹,多措并举,为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创造必要条件。

一是强化督导。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常态化指导,落实省科协领导联系帮带制度,定期对省级学会开展“三化”改革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判断分析,常态化推进,努力做到试点工作“推得动”,经验做法可复制、可推广。

二是规范制度。指导试点学会设立规模适中的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理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关系;制定实施务实高效、位阶有序的会议制度;建立健全人事、财务、档案、监督等管理制度,制定学会社会服务良好行为规则和办事机构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促进学会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

三是注重培育。省科协在项目申报、经费支持、评优评先等方面对试点学会予以倾斜,调动学会积极性,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每年组织对所属省级学会进行年度工作评估,从学会“党建工作、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科普服务、自身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分类评估,培育省级优秀示范学会,提升学会综合能力和整体实力。

江西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孙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