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年会 | 钟柯平:秉创新之炬 赴强国之约——写在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召开之际

发布日期: 2025.07.07

永定河引水渠与西护城河交汇后,碧波载着千年文脉,缓缓向前;西长安街上,车流穿梭于盛夏光影,勾勒出奋进轨迹。中国科技会堂内,一场汇聚创新智慧的思想盛宴正酣——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的大幕已然拉开,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奏响创新中国的雄浑乐章。

图片

当众多专家学者的思想在报告厅激荡碰撞,当近百场论坛迸发行业洞察的火花,当30个重大问题难题标注科创前沿的坐标……从7月1日到31日,五湖四海的科技工作者奔赴北京,在这场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锐度的聚会上,共探学术前沿、共话创新路径、共襄强国伟业。

这不仅是一场学术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集结:以科学之名,向未来出征。

二十七载春秋流转,中国科协年会的足迹,恰是中国科技事业迈向新世纪的进行曲。从杭州首届年会奏响“科教兴国”的时代强音,到西安年会擘画“西部大开发”的科技蓝图;从安徽年会锚定“高质量科技创新策源地”,到南宁年会为“新质生产力”鼓与呼;再到本届年会上“示踪科技前沿 助力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二十七载风雨兼程,年会的脚步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江南水乡到塞北戈壁,每一次驻足都与国家战略携手,每一次出发都向着创新深水区挺进。

回望,中国科协年会组织形式在变,但内核始终如一:探讨学术前沿的热忱从未冷却,服务国家需求的初心从未动摇,矢志创新强国的信念从未褪色。中国科协年会,这个科技界的示范学术品牌,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更加凸显战略性、学术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改革再出发,注定意义非凡。

这是一次与时代大潮的“精准对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新局,“十五五”规划酝酿蓝图,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恰逢十周年。与此同时,距离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只剩下十年。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场年会既是科协系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有力实践,是科技界为“十五五”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也是年会革新学风会风、优化创新生态、回归学术本源、实现服务跃升的“改革宣言”。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它不是简单的一期一会,而是面向未来的冲锋。

这是一场对时代使命的“主动担当”。放眼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竞争已成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正重塑世界格局。回望国内,原始创新能力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有卡点、顶尖人才队伍需壮大,仍是必须跨越的“娄山关”。此时的中国科协年会,不是闭门造车的“学术秀”,而是洞察全球科技风向的“瞭望塔”,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思想库”,是开拓进取的“攻坚战”。

这是一次向时代答卷的“初心回归”。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开展,本届年会秉持务实节俭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不设立开闭幕式,减少领导致辞等程序性安排,只介绍参会人员学术职务,严禁安排宴请等非学术交流活动。会场里看不到新搭建的大屏、背景板,也不发放纸质材料,会议用品大幅简化,会议服务全程信息化,这些小细节都体现出会风之变,让科技工作者将全部精力放在学术交流本身,全身心投入学术研讨,让优良作风和清凉学风充满学术殿堂。

秉创新之炬,赴强国之约。当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的大幕徐徐展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会议,更是一个民族向科技高峰攀登的坚定身影。这里有学术的纯粹——回归本源,让思想在自由争鸣中生长,让真理在跨界碰撞中飞扬;这里有战略的清醒——锚定国家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创新成果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这里更有使命的自觉——汇聚起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磅礴力量,向着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发图强。

来源:中国科协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