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学会:深化办事机构职业化改革推动学会跨越式发展

发布日期: 2023.02.09

【按】办事机构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是社会团体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长期以来科技社团面临的难题。根据中国科协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学会和省级学会的从业人员达6.64万。《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学会人事制度改革,扩大专职工作人员聘任制试点,实行理事会聘任秘书长制,推动秘书长职业化,通过社会公开招聘逐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专职工作人员队伍。”

近年来,中国公路学会以改革为契机,加强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打造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工作队伍,为学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有关情况予以编发,供参考。

中国公路学会是办事机构职业化改革最早“吃螃蟹”的学会之一,早在2007年就作为中国科协“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改革”试点开始探索。2015年与交通运输部正式“脱钩”后,面对内部治理、工作机制、发展能力等多方面严峻挑战,中国公路学会坚持现代化治理理念,深入推进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目前已实现100%职业化、100%专业化、100%聘用制和100%经费自筹,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发展活力和工作水平显著增强,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为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建立完善日常运行的制度体系。建立起在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学会秘书长是学会日常工作的负责人,秘书长职业化是社会团体职业化建设的重要一步,《中国公路学会章程》明确规定秘书长实行聘任制,明晰聘任条件及职权,为推动学会职业化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章立制是学会规范、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学会修订、制定并完善了40多个规章制度,涵盖综合、行政、业务、人事、财务、党建等方面,制定《员工手册》,编印《中国公路学会制度汇编》,让秘书处员工理解认同学会文化、工作有“册”可依,为办事机构高效有序运行提供制度保障,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是建立学会办事机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起学会秘书处工作机构的三大体系。包括:六大业务中心(学术与科普中心、科技评价中心、发展研究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WTC执委会运行中心)、四大职能部门(办公室、财务审计部、会员服务部、国际合作部)、三类直属机构(分会、工作委员会、经济实体)。三大体系的构建,将学会机构设置由平面改为立体,拓展发展空间。建立起有序的晋升制度和体系。制定“五定(定机构、定职位、定岗位、定职责、定待遇)方案”,拓宽秘书处专职人员上升通道。学会秘书处岗位分为秘书长级、主任级、处长级、主任助理级、主管级、普通员工级6个级别,其中每一个级别又进行细分,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分工和责任目标,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向性。

三是建立社会化市场化机制。按照现代化社团人力资源管理规律,完善用人机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制定《聘用制干部管理办法》,每3年举行一次竞聘上岗,经过多年发展,学会专职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大幅提高,目前专职工作人员162名,平均年龄35岁,其中2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全部实行聘任制。实行社会化招聘。制定《干部社会招聘实施办法》,每季度汇总用人需求,公开向社会发布岗位信息,按岗位要求招聘,考核后择优录取。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体系。深化薪酬管理改革,由单纯的工资收入转变为基本收入+绩效的市场化体系,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实现全员覆盖,为高端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四是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考评内容根据岗位、层级等区别设置,每季度末以及年终开展,包括平级互评、上下级评价和学会领导评价三部分,按不同权重合计总分,优秀者予以奖励,不合格者将受到惩罚甚至调整其岗位。根据需要,可适时调整年度考评指标。考评制度得到工作人员高度认可,成为学会评选先进、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五是建立员工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专职人员政治素质。学会党组织积极开展“两学一做”、联学联建、主题党日、党委书记讲党课等多种学习活动,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强会为抓手,形成学会党委、办事机构党总支、工会、共青团共同组成的党群工作体系和党群组织协同共促的工作格局。提升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在岗培训制度,由教育培训中心归口管理,每年制定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围绕公路行业科技发展、公文写作、财务管理等组织培训课程。鼓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或接受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鼓励接受在职、成人和职业教育等培训,对自我培训学习成绩优异者及为学会创造效益的,酌情给予薪资晋级、职位晋升等鼓励或奖励。

中国公路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改革为学会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学会的服务领域和工作内容不断拓展,在会员服务、科技评价、标准建设、国际交流、智库建设、科学普及、教育培训等多领域有了长足发展,如“智慧公路发展战略研究”等多个省部级及以上咨询服务受到肯定,“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一带一路国际交通联盟”等高端国际学术平台影响力逐步扩大,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面向未来,中国公路学会将瞄准世界一流学会建设目标,持续加强职业化建设,加快从服务型学会向服务研究型学会转变,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履行公路行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将广大公路行业科技工作者牢牢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服务我国公路行业科技创新,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公路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孙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