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3.31
3月25日,包含着科学家精神与智慧传承的“牛顿苹果树”落户上海科学会堂,为沪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增添了一抹特别的绿色,也成为中英民间友谊和科学交流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一个象征。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张杰表示,科学会堂将成为这棵苹果树续写科学传说、启发科学梦想的新起点,希望“牛顿苹果树”所代表的科学精神激励越来越多对科学充满热情和梦想的青年才俊创造未来,也因此留下更多的科学种子,结出更多的科学果实。
由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管理的牛顿苹果树是英国国家级文物。2014年,它的种子曾由英国宇航员带入太空。2015年,来自牛顿故居——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庄园里当年启迪牛顿的那棵苹果树后代的5根苹果树枝条漂洋过海来到上海,经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园艺师在隔离试种温室里嫁接成活后,于2022年秋天起移到室外试种培育,渐渐枝繁叶茂,去年还结出了果实。
2015年,在上海市科协第五届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的倡议和时任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文化领事、现任英国驻沪总领事包迈岫的推动下,上海市科协与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签署了“牛顿苹果树”嫁接协议。上海市科协在引进“牛顿苹果树”的同时,还与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协商确定“中英联合科学创新基金”落地上海,简称牛顿基金(上海)。牛顿基金(上海)是一个短期高端培训项目,旨在有针对性地提高上海科研人员国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
此次在科学会堂大草坪上栽下的“牛顿苹果树”株高160厘米,冠幅直径为130厘米,属于苹果树中的“信浓红”品种。据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介绍,苹果树喜欢温带凉爽气候,隶属于亚热带气候的上海会让苹果树“水土不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苹果树种植的海拔适合高度为1000米至1600米,而上海又是中国东部低地势地区之一,为了确保“牛顿苹果树”幼树的健康成长,上海辰山植物园专门配备了园艺和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试种温室先进的温控系统降低夏季温度,使“牛顿苹果树”如同在家乡一样,加上日常的精细养护,使苹果树较快渡过了适应期。来到上海科学会堂的这株苹果树,很好地体现了园艺工作者高超的技术水准,也展示了辰山植物园植物迁地保育的出色能力。这次为了确保落户科学会堂的“牛顿苹果树”健康、稳定地成长,辰山植物园的工作人员专门为它调配了栽培介质。胡永红期待“牛顿苹果树”包含的科学故事能够成为连接科学历史与现代科普教育的重要桥梁,也希望“‘牛顿苹果树’在上海开枝散叶,传播、启发、孕育越来越多的‘中国牛顿’”。
英国驻沪总领事包迈岫对“牛顿苹果树”落户科学会堂表示衷心的祝贺,并期望未来中英两国在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能够更加紧密。“从那棵古老的苹果树上选取的枝条,被嫁接到上海当地的树苗上后,成活、生长,这个鲜活的例子表明:结合彼此最引以为傲的能力和传统,全新的、美丽的事物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憧憬道。(编辑:刘彦岑)
上海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尹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