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工作部署会举行

发布日期: 2025.04.25

4月22日,由上海市科协主办的2025年上海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工作部署会在漕河泾开发区召开。全市各区科协、调查站点以及相关单位参加会议。

调查站点一直是科协组织面向广大一线科技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的终端窗口之一。今年,在上海市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的全部站点中,全国站点数量由19家增加到25家,市级站点数量由28家增加到35家。

过去一年,上海市各区科协和调查站点成绩斐然。长宁区科协紧抓机遇,发挥科委科协一体化优势,培育创新生态,在全区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物色调查站点候选单位,提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调查站点工作设想并获批建站,为科技工作者打造专属“家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技工作者在企业环境中的发展需求,优化了调查体系布局。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则从 “需求调查者” 转向 “需求解决者”,通过开展调研,采集需求加以分析,借助园区科创大服务平台和 “一企一管家” 的园区服务包制度,精准匹配到园区各服务板块,跟踪和落实好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纾困。

创新服务模式助力科技工作者们探索着新的航道,走出最佳路径。例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构建起科学高效的调查工作体系,通过“院级-校级”两级联动机制,实现对全校900余名科技工作者的精准分类管理,依托产学研融合优势整合特色平台资源,构建立体化信息采集网络,为科技工作者状况研究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同时,创新“互联网+”智慧管理模式,提升工作协同效率,采用“受访者接龙+实名认证”双轨制保障数据真实性与参与便捷性。而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借助调查平台活动等方式,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多类合作,提高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两化融合。此外,紫竹高新区还引进外资,带动产业发展,举办科创中国数字经济研讨会,带领企业参加社群活动,实现有效和精准的对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金融赋能科技发展,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同时,发展合规护航企业高速发展,联合高校和律所共同帮助企业进行规划。

科技工作者处于创新一线,对科技发展前沿和新态势最为敏感。如园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感知、高校科学家对科技趋势的深刻洞察,这些信息需及时传导至决策层,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如果说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角,那么科协组织就是他们背后坚实的后盾。过去一年,市科协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各区科协和各级调查站点的状况调查工作再创佳绩。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指出,接下来,将在战略判断、决策和部署上准确快速,建立响应”战略敏捷”的体制机制。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调查研究工作需具备战略敏捷性,以快速响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目前,市科协已成立科技咨询专门委员会,邀请众多科技领域的专家参与其中,汇聚各方智慧。同时,市科协也注重基层调查站点的“神经末梢”作用,将两者有机结合,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采集到科技一线的鲜活数据和信息。

2025年,全市调查站点将从多方面发力提升调查研究效能: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将战略工作要求转化为内生动力,为决策提供准确数据;二是聚焦决策建言,关注决策需求,找准建言切入点,提升建言实效性;三是优化工作体系,强化基层站点与市科协层面的协同,拓展多元化的科技工作者服务资源对接下沉。

上海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