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国际生物制氢和生物炼制学术会议在郑州召开

发布日期: 2018.09.27

9月14-17日,由亚洲生物氢能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先进生物氢能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三届亚洲生物制氢和生物炼制学术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成功举行。会议开幕式由会议主席、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全国教授主持。河南省科协副巡视员陈萍、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成吾等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

陈萍在致辞中说,本次大会的召开是从事生物质能源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的一大盛事,也是提升亚洲生物质利用途径、方法与低碳技术的一大契机,本次大会也将会成为世界生物制氢和生物炼制技术交流的一次盛会,生物制氢与生物炼制技术必将在中国乃至世界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河南农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成吾代表承办方表示,一定把这次会议组织好、服务好,为大家提供愉快的学术交流环境,并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认为本次会议召开,是世界生物制氢及生物炼制领域的一次盛会,必将促进该领域的科技交流与融合。

本次会议收到了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的180余篇学术论文,160余人现场参加会议。

在大会主题报告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作了题为“基于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微生物发酵制氢系统研究”的报告,日本大阪大学教授Jun Miyake作了题为“生物制氢概述和一种新的方法——人工智能”的报告,国际氢能能源协会台湾分会主席、台湾逢甲大学教授林秋裕作了题为“新型氢沼联产技术的研究”的报告,美国尼科尔斯州立大学教授Ramaraj Boopathy作了题为“美国生物质能源现状和微生物脂类的生物燃料应用潜力”的报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庆大学教授朱恂作了题为“重庆大学光合制氢研究总结:从细菌运动到高效光生物反应器”的报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天津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陈冠益教授作了题为“生物质的厌氧消化:富氢天然气生产中的残余物气化”的报告。各位专家就生物制氢和生物炼制领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通过口头汇报和张贴海报的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涉及生物制氢、生物炼制、沼气生产、生物电化学、沼渣处理等7个研究方向。

为举办好本次国际会议,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一年前就开始精心策划、认真筹备,会议开拓了学会会员的国际视野、活跃了国际交流与科研的浓厚气氛,扩大了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在生物制氢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河南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董艳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