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7.30
7月26日至27日,2025中国大模型技术峰会在浙江杭州举办,会议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杭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学院)承办,CSIG前沿科技论坛委员会、CCF YOCSEF杭州、赛氪协办。本次论坛设置5场主旨报告、6场专题论坛、1场企业论坛、企业展示、参观走访等多样的交流形式,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生400余人现场参加会议,线上参会达3万余人次。
本次会议以“通用模型、垂域赋能:挑战与机遇”为主题,通过主旨报告、分论坛等形式围绕语言大模型与多模态大模型、大模型轻量化与大小模型端云协同、合成内容检测、垂直领域大模型、具身智能体、大模型新型架构等热点主题展开讨论。会议以视频形式发布了Bin Yu教授和Rebecca L. Barter博士撰写的《真实数据科学》中译版。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教授作题为“AI:无限维问题vs有限维技术——浅析大模型架构的设计原理”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常象宇现场汇报三个实践“真实数据科学”的科研项目,以此解读中译版的《真实数据科学》。浙江大学教授吴飞作题为“从统计学对人工智能的思考”的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继荣作题为“LLaDA:扩散大语言模型新范式”的报告。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杨红霞作题为“Co-GenAI: A Novel Fusion-Driven GenAI Platform: Democratizing AI Development”的报告。
大会聚焦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设置6场专题论坛。“语言大模型与多模态大模型”专题论坛聚焦语言大模型的演进、多模态大模型的创新技术及其广泛落地场景,涵盖模型架构优化、跨模态对齐、高效训练与推理以及实际产业应用等前沿议题。“具身智能体前沿进展”专题论坛聚焦具身智能体前沿研究,探讨大模型如何赋能机器人感知、决策与行动的融合。“垂直领域大模型”专题论坛聚焦法律、医疗、金融等国家重点行业,探讨如何构建具备行业术语精准理解、专业知识系统推理与场景化决策能力的智能系统。“大模型新型架构”专题论坛立足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视角,汇聚多领域专家智慧,系统剖析传统大模型架构的瓶颈,探讨大模型新型架构的战略价值与发展路径。“大模型轻量化与大小模型端云协同”专题论坛聚焦此前沿方向,探讨如何通过模型轻量化、推理加速、大小模型协同机制、端云高效协同方法。“合成内容检测”专题论坛立足数字文明治理的全局视角,探讨多模态AI内容检测的战略价值与发展路径。
企业论坛环节以“大模型产业应用专题分享”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分享实践经验,剖析问题根源,搭建了一个专业交流平台。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CSIG企业行——走进云深处科技活动。与会专家学者一同前往云深处科技,了解具身智能体在垂直领域的商业化潜力。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