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青年说”校园科普报告会——北京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场举办

发布日期: 2023.11.28

11月19日, “电气青年说”校园科普报告会——北京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场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活动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杨文将、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徐国宁、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王剑晓、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洪吉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教授张雅静、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张楚岩,与本次活动的召集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伟宗,一起普及电气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分享科研故事,弘扬科学精神。

在校园科普报告会上,杨文将以“超导磁悬浮原理及航天运载器电磁发射方向应用”为题,针对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运输(飞车)、航天运载器电磁发射等高速高效电驱动推进应用需求,首先以磁悬浮技术为重点,简要介绍了常导电磁悬浮、超导电动悬浮、超导磁通钉扎悬浮等三种典型的磁悬浮现象及原理,然后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超高速磁悬浮运输、电磁发射技术的发展现状。

徐国宁以“太阳电池高空原位标定研究进展”为题,针对太阳能电池的标定技术,讲解了太阳能电池临近空间标定的概念、意义与技术途径,介绍了美国、法国与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在太阳能电池临近空间标定技术上的发展现状,并对太阳能电池临近空间标定技术进行了展望。

王剑晓以“人工智能与能源大数据”为题,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发展的历史沿革,介绍未来数据交易的技术模式,以及大语言模型、数据共享等前沿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洪吉超以“大数据驱动助力动力储能电池智能安全管理”为题,主要介绍了课题组近几年在动力与储能电池系统一致性安全性耦合分析、安全状态预测、故障诊断预警以及智能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基于云平台和大数据的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状态监测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案例。

张雅静以“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为题,首先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讲述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内涵。随后结合当今社会对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重视,讲述了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发电行业中的应用现状。最后,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为在座同学的学业、科研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张楚岩以“绝缘子为什么被称为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的‘安全卫士’?”为题,从绝缘子的功能和应用环境、绝缘子在特高压输电行业中的应用、绝缘子的实验测试及未来展望几个方面,由浅入深、非常全面地介绍了绝缘子的相关知识。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