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勘行业首次“科学咖啡馆”活动在宁波举行

发布日期: 2024.07.25

关注地下水资源,探讨地下水生态。7月23日,一场以“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科学咖啡馆·大师对话”活动在宁波市地质大厦举行。此次“科学咖啡馆”活动在浙江地勘行业尚属首次。

“地下水研究是地球和环境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活动现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讲席教授、副校长郑春苗作《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科技前沿》主旨报告。他在报告中表示,地下水对于生命资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都十分重要。

郑春苗列举了几项地下水常见问题,如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现象,地下水污染影响人类健康与生态系统等。202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超过61%地下水监测点水质处于较差和极差程度。与此同时,他还告诉大家,地下水污染难以修复且修复价格昂贵,解决污染问题可能要花上几十年的时间。

郑春苗认为,为了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将地下水与地表水视为一个整体资源。“遥感、大数据、数字化技术等,对于地下水研究至关重要,可以利用跨学科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郑春苗告诉大家,“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力量注入到地下水研究当中。”

“各位面前的‘丽水山泉’就是大队承担的资源勘查项目。”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队长陈俊兵在演讲中介绍,大队项目组首次在龙泉群变质岩裂中发现饮用天然矿泉水,“这矿泉水曾入选杭州亚运会国宴用水”。

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研究院院长董贤哲表示,自己所在的研究院开展了长周期地下水动态监测,为了提升城市地下水资源应急保障和地面沉降防控能力,如今已进一步优化深层地下水监测网。董贤哲针对宁波“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形作出分析,他表示,地下水开采等地质工作十分重要,未来将聚焦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等几大板块,共同助力地下水资源保护。

在圆桌对话环节,专业技术人员与郑春苗、陈俊兵、董贤哲和省地质院城市地质调查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张达政,宁波市国土资源学会副理事长、正高级工程师郑铣鑫,围绕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保护、浙江地下水资源调查研究与保护利用工作、如何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等话题作了交流。“为啥矿泉水可以直接喝?”“如何做好沿海城市地质安全防控?”……在互动环节,专家们回答了参加活动的中学生代表、青年科技人员提出的问题。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协、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地质院指导,省地质学会、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宁波市科协主办,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地质院城市地质调查研究所、宁波市国土资源学会、科创之江百人会承办。活动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省地质学会各分支机构在各分会场组织线上收看。(浙江省地质学会)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