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1.23
1月19日下午,在浙江省宁波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体人大代表票决产生了2024年宁波市15项民生实事项目。宁波市科协牵头实施的“老年人智能手机数字化应用场景综合科普”和“青少年科惠百校专项行动”围绕两大重点人群提供科普公共服务,作为“老年人关怀行动”和“青少年课余成长服务”的有力举措入选。
突出学以致用
迭代升级“老年科普工程”
“老年人智能手机数字化应用场景综合科普”是宁波市科协深入贯彻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办、国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精神和省委、市委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推动解决老年人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服务高速发展中面临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进一步加强智慧助老信息化、科普化支撑的一项创新性工作。它是“老年科普工程”的迭代升级版本,重点针对老年人“慢学快忘不会用”的特点,提供差异化菜单式数字化应用场景培训。
作为第四次入选市民生实事项目的老年科普培训,宁波市科协将在总结以往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三方面内容:
一是更加注重将科学普及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运用“学会+使用”培训思路,结合老年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体事例,如公共出行查询、就医挂号取号、打印社保证明等场景进行系统培训;
二是更加注重综合科普与特色课程相结合,巩固学习“智能手机+卫生健康+反诈防骗”等综合科普内容,紧贴老年群体走进数字时代、融入智慧社会需求特点,提供更多智能化适老科普培训内容,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敢用、想用;
三是更加注重普惠适用和分层进阶相结合,强化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探索开设不同层次的培训班,针对老年人在运用智慧设备、了解健康卫生和反诈防骗知识方面遇到的共性问题,采取普惠适用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的老年人分类梳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分层进阶科普方案。“老年人智能手机数字化应用场景综合科普”将全年完成老年人科普培训10万人次以上。
启动科惠百校
以“富有”科教促科学素养“共富”
“青少年科惠百校专项行动”是宁波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的讲话精神,助力解决全市科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弥补偏远地区学校课后服务资源、经费和人力不足的短板,优化升级“助力乡村学校科技节”品牌,突出“区域发动”和“凝聚社会化资源”等特点全新打造的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工程。
该项目将针对学校的需求点和学生的喜好,强化校内校外双驱动,赋能全市青少年课后服务科学类实践体验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科学家精神进校园,邀请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进学校为孩子们传授科学知识、分享科学趣事、讲述科研故事;
二是形成馆校合作路径,集成一批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资源,整合一批互动性、体验性强的科学类实践课程和研学活动;
三是搭建院校合作、校会合作平台,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学(协)会的专业优势和专家资源,形成科普服务送教入校的长效机制。
“青少年科惠百校专项行动”将在百所义务段学校建立“科普进校园结对服务站”,提供千场科普活动,覆盖全市中小学生10万人次以上。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多年来,宁波市科协致力于构建多跨协同、人才迸发、资源丰富、均等普惠的科普服务体系,聚焦“一老一少”两个重点群体,通过一体策划,一体部署,一体督导,形成“纵向协同、横向有帮”的工作合力,不断推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托起老少市民美好的“朝夕”生活。(宁波市科协)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