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12.04
12月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创新大会暨兵团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绘就了今后一个时期兵团科技创新工作新蓝图,并对2022年度兵团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进行表彰。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激活产业发展后劲
“为加快兵团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助力科技人才成长途径持续拓宽”“强化兵团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翻开大会工作报告,“科技人才”是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吸引了不少与会人员的关注,新疆兵团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新疆方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满义就是其中的一员。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谈及科技的重要性,张满义如是说。
新疆方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型动物疫苗和诊断制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作为三师图木舒克市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后对推动南疆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为生物科技公司,我们对高科技人才引进工作非常重视,充分利用新疆兵团和三师图木舒克市的人才引进政策,每年拿出相关的配套资金进行人才团队建设。”张满义说,目前,新疆方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支年富力强的专家团队进行技术研发。下一步,企业将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将优秀高层次人才引入到企业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平台上,为兵团及新疆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让科研之花结硕果
“示范推广新技术新成果445项”“建成科技示范点148个,培育90余家特色庭院经济和特色养殖户”“每年选派500余名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建成‘科技小院’28个”……这是过去五年新疆兵团科技工作者在乡村振兴方面交出的“成绩单”。
高校是人才培养主阵地、科学研究主力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在2022年新疆兵团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不少来自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及新疆农垦科学院的科技成果获奖,其背后正是高校科技工作者深耕细耘。
“笑容淳朴、目光坚毅,谈起本职工作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这是新疆兵团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2022年新疆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获奖者、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王振华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而就在不久前,王振华团队科研成果“棉花长期膜下滴灌土壤生境调控技术”成功入选水利部公布的《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2023年)》(以下简称《目录》),这也是新疆节水技术成果首次入选该目录。
“能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非常荣幸。”王振华说,“近几年团队围绕滴灌节水关键核心技术,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今后将结合此次大会精神,在节水灌溉、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方面创新理论、技术、装备,争取为兵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新疆农垦科学院副院长余渝看来,此次大会既是一次表彰先进的大会,也是一次正视差距踔厉奋进的大会。
“近年来,我们在棉花遗传育种工作和棉花新品种选育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兵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仍然有一些差距。”余渝说,按照大会报告要求,下一步,自己将按照兵团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在棉花质量、产量、机械化采收方面发力,助力提高兵团棉花种植的科技含量,为兵团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医教研协同共发展 科教融合谱写新篇
医疗、教学、科研被称作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如果说医疗技术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科研教学工作就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基层医疗水平提高的主要力量。”谈及此次大会的感受,新疆兵团科协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十三师红星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安占天说。在落实国家“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三位一体同步的基础上,对医疗体系来说,“科技强院、人才强院、教育强院”是未来医院发展的主要方向。
作为技术水平、服务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实力强劲的三甲医院,2020年十三师红星医院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成为新疆兵团第四家、哈密区域内首家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人才引进方面,近3年,十三师红星医院先后引进了研究生、博士和副高级职称人才近10人,为医院科技型人才培养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只有通过医教研协同发展,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才能实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安占天说,下一步红星医院将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能力,服务辖区职工群众,让基层百姓能够在家门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新疆兵团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