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8.19
近日,第十一届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交流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会议以“现代生物技术助力绿色丝路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30余位植物生物学领域杰出的女科学家、青年学者及研究生。
会议设置了28个学术报告,内容覆盖植物分子生物学前沿突破、新型遗传育种技术、作物抗逆分子机制等领域。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作了题为“获得性遗传的机理解析”的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作了题为“作物免疫和广谱抗病:实例与思考”的报告;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张道远作了题为“新疆第三次科考成果介绍及资源利用”的报告,重点介绍了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的成果及资源利用。青年学者也在各自的报告中展示了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资深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获得启发。
为鼓励青年女科学家(非独立PI的优秀青年女性)深耕植物生物学领域科学研究,大会还为十位“优秀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颁奖。
24日下午,女科学家们走进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开展了“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科普与学术校园行”和“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山东大学教授夏光敏作了题为“作物驯化与农业起源”的报告,北京大学教授顾红雅作了题为“驱动生物演化的跨界基因流”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淑华作了题为“玉米耐低温及高纬度适应性的分子机制”的报告,深圳大学教授刘宏涛作了题为“蓝光受体在光下和黑暗中的不同功能”的报告。来自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新疆各高校的学生,以及新疆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乌鲁木齐市植物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交流,围绕女性科学家的成功之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等话题,踊跃提问交流。
未来,新疆植物学会将持续构建多元化载体,促进区域植物及相关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新疆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