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院士专家为岳普湖县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把脉”

发布日期: 2023.06.05

“援疆帮扶始终是‘输血’,把自身人才培养起来才能‘造血’。”6月3日,与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座谈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医疗专家蒋建新说:“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关键。”

当天,“‘一带一路’健康新疆”华夏院士专家新疆行活动走进岳普湖县人民医院并开展调研。

在岳普湖县人民医院,院士、专家们现场查看了远程医学中心、远程会诊系统的应用。

6月3日,“‘一带一路’健康新疆”华夏院士专家新疆行走进岳普湖县人民医院调研,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新发言。

“以县医院为主的远程医疗服务很不错,有特色。”蒋建新赞扬,“通过县、乡、村医共体的建设,小病在村卫生室就能治疗,健康中国的理念得到了落实。”

近年来,岳普湖县人民医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成为国家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二级医院优秀单位,建起了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目前正在着力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

“五大中心的建设,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蒋建新建议,系统谋划学科发展方向,基于现有资源和条件强长板、补短板,做到“强专科、优综合”。

“地方特色病治疗进展如何?”“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调研中,院士专家不停地提问。

6月3日,“‘一带一路’健康新疆”华夏院士专家新疆行走进岳普湖县人民医院调研,图为新疆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主任委员、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新玲教授在为该院医生解疑释惑。

“脑卒中抢救贵在争分夺秒,脑梗死患者溶栓和取栓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新疆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主任委员、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新玲教授建议,“溶栓按照指南和规范做,缩短发病至溶栓时间(DNT),减少并发症。”

“人才至关重要,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最大的问题是人才不足。”蒋建新建议,借助援疆优势,积极请进来、送出去,培养一支本地优秀人才队伍;把日常医疗工作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激发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热情;要采取鼓励和激励措施,让年轻医务工作者有学技术的想法、跟踪现代医学知识的理念……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江涛建议,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招引机制,抓好人才储备和提升工作。只有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才能为推进“健康新疆”提供保障。

6月3日,“‘一带一路’健康新疆”华夏院士专家新疆行走进岳普湖县人民医院调研,图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江涛发言。

一个半小时的座谈会,院士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赢得参会者阵阵掌声。

“院士专家给我们解疑释惑、教授方法,我们受益匪浅。”岳普湖县人民医院院长努拉拉·毛克激动地说。

新疆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