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阿勒泰地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

发布日期: 2023.09.21

9月15日,由新疆科协、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主办,阿勒泰地区科协、地区教育局、地区第二高级中学、阿勒泰天文馆,阿勒泰市科协、阿勒泰市教育局承办的“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五大产业发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新疆阿勒泰启动仪式暨主场活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6”全国科普日新疆主场活动之一在阿勒泰天文馆举办。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潘峰、新疆科协二级巡视员李永晟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阿勒泰地、市全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领导和科普宣传员、地直科普教育基地的负责人、各县市分管科协的领导及科协主要负责同志、老科协代表、科普专家团代表、幼儿园、中小学、职教园区的师生代表和社区群众500多人参与活动。

潘峰强调,地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组织体系更加健全,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持续完善,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科普基础设施迅速发展,科技馆、天文馆建成投用,现代科技场馆应用逐步完善。希望各级科协组织和科技工作者要多渠道、多方式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号召全区公众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各级科协组织的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特色科普研学游等活动。

李永晟介绍了“2+6”全国科普日新疆主场活动,肯定了阿勒泰地区“五大”科普工作平台取得的成效,要求各级科协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化科普动员力,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致力于拓展科学普及深度、广度和精度,深化科技惠民行动,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各族群众。他指出,各级科协组织要更加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发力,以青少年、农牧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持续加强科普教育,增强科普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强调,要深化科普供给,培养科普人才,提升科普场馆内涵建设,推动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社区、社团积极投入科普事业,大力实施科普重点工程,不断提升基层科普供给能力。

启动仪式上,为荣获“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称号的阿勒泰地区文博院、新疆可可托海研学实践营地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牌,为荣获“地区科普教育基地”称号的阿勒泰地区中医医院(哈萨克医医院)、新疆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展览馆授牌,对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等第37届新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代表颁发获奖证书。

主场活动上,阿勒泰地、市30家全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开展咨询、义诊、真假食品鉴别、农产品新品种展示以及食品安全、防灾减灾、新疆“四史”、全民阅读等展板展示,发放安全生产、疾病防治、禁毒、全民科学素质系列知识手册、反邪教知识、气象灾害避险等科普资料,累计展出展板80多面,发放各类资料1万多册;组织领导干部、社区居民、青少年学生分批参观了阿勒泰天文馆镇馆之宝——“阿勒泰之星”、LED建筑成像、高清光学星空等,体验了逼真探月、多功能球幕剧场等;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北航支队的志愿者们为各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为祖国去飞行”的科普活动,讲解航天科普知识及航天精神,对培养青少年航空航天爱国情怀和报国热情,提高科技知识和科学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阿勒泰地区科协还将组织县市科协、全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利用各自资源持续开展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系列科普活动60多场次,为各族群众献上一场丰富的科学盛宴。

新疆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