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质学会举办“上海地质科普的机遇与挑战”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23.08.25

8月16日下午,上海市地质学会第十三期“地研荟”活动在地矿大厦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上海地质科普的机遇与挑战”,由上海市地质学会主办、上海市地质学会地学科普专委会承办。学会地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何中发主持会议。

会议邀请上海市科委科普工作处处长何家骥、上海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龙琳、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首席专家史玉金、上海科技馆展教中心公众活动组组长徐瑞芳、同济大学深海馆馆长黄维、七宝中学高级教师黎挺等齐聚一堂,为上海地质科普工作献计献策。

上海市地质学会地学科普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黎兵博士以“从地质视角看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题,介绍了学会地质科普工作基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年待立项科普课题的研究思路;何家骥表示,上海科普工作既有项目支持,也有生态搭建,可以通过“科研+科普”,促进科普的产业化、社会化、市场化,通过科普“交易”,让做科普的人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科普工作的可持续性;龙琳讲到,科普行业的内驱力、动力、核心价值需要用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手段来撬动和引导。当前,需要探索性地建立科普产业化的案例、模型。科普工作要关注重点人群,做好产品的精准细分,通过市场来检验我们的工作。

史玉金从地质工作的需求、社会大众需要,以及上海地质和地质文化普及的意义三方面讲述了上海地质科普的机遇,并从品牌宣传、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学会科普工作的新路径;徐瑞芳围绕示范校建设及模式推广、公民科学项目、科创校长空间站、校园一平方博物馆建设以及科学项目的推广等方面,分享了科普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黄维表示科研成果的宣传离不开科普,要做好科研成果的科普转化,用新的形式、新的手段开发更多高质量的地质科普产品;黎挺说,从“双基”到“双新”,更加注重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研学可以实现学科性拓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把科研融入科普可以弥补当下科普教程的不足。

活动最后,上海市地质学会理事长杨联萍感谢各位专家的参与和互动,并表示地质科普“地研荟”刚刚拉开序幕,今后我们还将从科研成果的科普转化、学会服务会员单位开展科普工作、实现科普“交易”等角度继续探讨,扎实推进新时代地学科普工作,让市民感受科学魅力,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上海市地质学会 编辑:刘彦岑)

上海市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尹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