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8.02
7月30日,2024年“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在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举行。刘旭、张亚平、孙其信、翟虎渠、万建明、钱前、谢联辉、谢华安、罗锡文、林鸿宣、朱有勇、刘耀光、韩贵清、杨其长等14位院士与多位专家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为推动三明“中国稻种基地”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建设把脉问诊、牵线搭桥。
期间,院士专家深入溪口镇枫元村高标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先正达集团中国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和溪源乡楚溪片烟后高效制种基地进行考察调研和现场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罗锡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分别以《水稻分子遗传育种领域现状与发展建议》《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水稻生产方式与工具的变迁》《野败型恢复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变异和在恢复系与不育系育种的应用》为题授课,向一线科技工作者传经送宝。参加活动的院士还共同倡议加快推进三明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高质量发展。
“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推动的创造性实践。长期以来,福建省科协大力开展“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组织院士专家深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调研指导,为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2015年,在三明市举行的第十五届“院士专家八闽行——三明生态文明行”活动,促成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建设,现已累计组织院士98人次、教授专家207人次先后深入三明建宁、将乐、尤溪、沙县、宁化、泰宁、大田等地开展科研指导与攻关,持续推进三明“中国稻种基地”建设发展。目前已有建宁、泰宁、宁化、尤溪成为新一轮国家级制种大县,三明全市制种面积已达34.6万亩,产量达7万吨、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稳居全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第一大市。
福建省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