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9.30
记者28日从中国科协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科协2025年“开放合作月”将于10月全面拉开帷幕。期间,约有60场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将落地北京、上海、浙江、海南等15个国内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法国、巴西等5个海外国家。
合作月主题为“科技为舟载天下,人文作楫济未来”,由中国科协统筹组织,联动国际科技组织、地方政府、全国学会及地方科协共同开展,主要分为民间科技外交主场会议、科技引领未来发展、人文促进开放信任合作、创新促进文明互鉴四大版块交流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拓展国际参与。
民间科技外交主场会议版块,主要包括9月27日至29日在海口举办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10月13日至17日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10月24日至26日在温州举办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以及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的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中国科协牵头主办的重要国际科技会议。系列活动将充分发挥民间科技外交主场优势,构建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汇聚海内外科技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团结力量。
科技引领未来发展交流版块,主要包括全国学会开展的20余场专业学术会议活动。如2025年国际生理学学术大会、第十七届国际毒理学大会、世界材料大会2025、亚太物理学术会议等,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科技合作新格局。
人文促进开放信任合作交流版块,主要包括科协系统组织的以科学家、工程师、青年科技人员等为主体的多双边科技人文交流活动,如中美青年科学家交流、汉俄翻译大赛等10余场活动,促进中外科技工作者在理念、方法和实践层面的深度交流,有效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
创新促进文明互鉴交流版块,主要包括在华发起设立的国际科技组织、科学计划所举办的各类交流活动,如在罗马尼亚召开的第三届机械系统动力学国际会议,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仿真大会等,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推动科技知识跨文明传播与融合发展,培育更加多元的科技创新生态。
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张斌表示,“开放合作月”旨在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清晰而坚定的信号:交流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内生需求和自然规律,开放信任的国际科技合作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中国始终是国际科技开放合作的坚定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合作,才能让科技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黄威)
来源:中国妇女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