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8.28
8月25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矿山复杂环境特种智能作业机器人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近30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沙龙活动由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张坤担任执行主席,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韦尧中、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华德正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东北大学潘济安以“人形机器人在矿山场景中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从硬件关节能力、自主任务分解与规划决策系统、复杂环境鲁棒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出发,深入阐述了人形机器人在矿山场景中替代人力作业、提升安全与效率的关键作用机制,为矿山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研究策略和思路。与会青年科学家就人形机器人在矿山场景中的应用优势、运动控制复杂性、电液驱动可行性等提问交流。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田家庚作“煤矿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报告,从国家煤矿智能化政策背景出发,围绕自主导航与定位、动力与续航、人工智能决策、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分享在煤矿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成果与应用案例。与会青年科学家就消防机器人功能拓展、凿岩机器人传感器失效应对、管道安装机器人自动识别等提问交流。山东科技大学杜明超以“矿山复杂环境全自主喷浆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为题,从矿山喷浆作业的复杂环境、恶劣条件以及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出发,围绕复杂环境感知与建模、轨迹规划理论、智能控制系统、结构参数优化及远程综合管控平台等关键技术,阐明全自主喷浆机器人在提高喷浆作业安全性、环保性、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与会青年科学家就喷浆机器人在喷浆材料特性、定位精度、激光雷达应用等提问交流。
自由发言环节,青年科学家们围绕井下复杂场景多模态智能感知与实时三维环境建模、受限空间高精度路径规划与鲁棒自主导航、单体—群体智能控制及数字孪生协同、面向矿山极端工况的机器人结构—控制一体化优化设计、矿山井下机器人安标认证关键技术与合规路径等矿山机器人研究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了诸多创新性的见解。期间,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张建明和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曾华与青年科学家们进行了探讨交流。
大家一致认为,矿山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是当前矿山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矿山机器人的研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机械设计与控制理论,而是逐步与多模态感知、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为矿山机器人技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应聚焦井下复杂场景的多模态智能感知与实时三维环境建模,突破受限空间的高精度路径规划与鲁棒自主导航技术,探索单体—群体智能控制及数字孪生协同新模式,开展面向矿山极端工况的机器人结构—控制一体化优化设计等研究。
会后,青年科学家们赴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最新成果与应用模式,进一步加深对矿山智能化开采的认识与理解。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