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0期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在青岛召开

发布日期: 2023.06.09

6月3日,第20期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在山东青岛市召开,沙龙主题为“绿色功能与智能纺织品”。本期沙龙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纺织学报》编辑委员会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青岛大学教授夏延致担任领衔科学家。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尹耐冬、青岛大学副校长李荣贵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50余名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共同探讨绿色功能与智能纺织品的发展难题问题和关键技术,助力纺织产业的高质发展。

尹耐冬在致辞中表示,沙龙的特点是倡导大胆创新,倡导交流互动,倡导争辩质疑;同时不设门槛,强调学术平等;强调学科交叉融合,重视产学研用结合。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踊跃发言,集思广益,一起为我国“绿色功能与智能纺织品”的科技创新提供新见解、新思路,为推动纺织行业绿色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

李荣贵指出,青岛大学深入推动实施学科集群发展战略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战略,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建设至今,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重点围绕生物成纤资源筛选与生物多糖制取等研究方向的关键科学和共性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打造一流的纤维材料科学与纺织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和“纺织+”学科集群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沙龙的学术交流与讨论环节分别由青岛大学教授夏延致、江南大学教授付少海、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王栋主持。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郝新敏、江南大学教授付少海、恒天纤维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王乐军、东华大学教授张清华、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李振环、青岛大学教授夏延致分别以“生物基锦纶纤维结构特征与绿色功能性研究进展”“纤维原液着色关键技术”“聚乳酸纤维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聚酰亚胺中空纤维及其气体筛分特性”“能源与环境用聚芳硫醚基纤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阻燃生物基纤维材料功能研究及产业化”为主题作了发言。

下午,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王栋、东华大学教授王宏志、青岛大学教授隋坤艳、江南大学教授张丽平、苏州大学教授方剑、天津工业大学教授何崟分别以“纤维材料功能及智能化策略的探讨”“智能织物的结构设计与集成探索”“仿生多糖基智能水凝胶传感纤维”“变色荧烷染料结构设计及其应用性能”“从智能纤维到智能纺织品”“柔性传感器、电子纺织品量产和应用市场”为主题分享了新观点和新见解。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