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7.30
7月27—28日,首届低空经济气象前沿科技研讨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小罕、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上海市气象局研究员雷小途、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苏慧、兰州大学教授黄忠伟、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蔡银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建平等专家分别就题为“无人机应用从低空科技到低空经济:专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先行”“气候变化与城市安全”“上海航空气象保障实践”“中尺度对流系统和暖区降雨的环境特征”“激光雷达在低空经济气象发展中的应用”“深圳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理论及实践进展”“低空经济气象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作报告。
研讨会分别从边界层气象理论、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模拟及参数化、低空危险天气监测预警及低空经济气象典型行业应用等四方面展开讨论。会议还开展了圆桌讨论,中国气象局相关直属单位及各省市气象局领导、高校学者、行业代表等共同分享经验、发表观点。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低空经济气象科技的发展应深入融入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紧密贴合行业需求,并表达了为推动低空气象新技术成果转化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低空经济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低空气象精密监测和精准预报新技术新方法将不断涌现,低空经济气象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将不断完善,气象科技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将不断彰显。
28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深圳市气象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实验区,并实地调研了美团低空无人机起飞点的低空气象基建情况。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指导,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深圳市气象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气象局各直属科研业务单位、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气象企业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