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4.25
4月19——20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主办,中国茶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日照市农业农村局、日照绿茶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南茶北引”传承创新大会暨第十二届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山东省日照市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300余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通过央视频、新华社现场云、爱奇艺、腾讯、直播日照、浙广直播、说茶传媒、中国茶叶学会视频号、科创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线上观看逾400万人次。
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日照市人民政府合作签约仪式及双方共建“北方茶叶研究中心”启动仪式、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颁证仪式及第十六届全民饮茶活动启动仪式等。
传承老一辈科学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特意发来致辞,肯定了“南茶北引”的成就,寄语广大青年学者传承老一辈科技人员“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久久为功、一心为民”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南茶北引”亲历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以《发扬南茶北引精神 再铸鲁茶辉煌》为题,分析了“南茶北引”的必要性,生动地讲述了“南茶北引”的历程,指出“南茶北引”的成功在于发扬老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以及领导、群众、科技人员三结合等,并提出了自己对于山东茶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创新科研思路与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刘现武以《论农业新质生产力》为题,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发展的重点及政策建议5个方面对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了全面解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作了《农业科技创新及热点前沿》的特邀报告,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剖析了当前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对科技创新的理解,随后对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育种技术、土壤微生物功能及智慧农业等5个热点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作了阐述。
除了拓宽思维的报告外,会议还安排了来自交叉领域的学术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力荣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毛相朝分别以《桃育种技术创新、优质广适新品种培育与应用》《海洋植物功效物质的生物制造研究进展》为题,分享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给茶学青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以启发。
交流茶学前沿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作了题为《茶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新进展》的特邀报告,分析了2023年我国茶叶产销基本概况,并重点阐述了茶多酚、茶氨酸等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技术研究进展,以及茶与健康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丁兆堂作了题为《实施四大工程,引领鲁茶高质量发展》的特邀报告,介绍了山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
除特邀报告外,本届论坛设研究生分会场及“茶树品种与生理生态”“茶叶加工与质量控制”“茶叶健康与经济文化”共计4个分会场42场报告,编制了论文长摘要集,收录论文长摘要123篇,并制作墙报70份;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优秀论文及学术墙报作者等对茶学各领域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探讨。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本次会议也拉开了第十六届全民饮茶活动的序幕,在会议上举行了全民饮茶科普讲座。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李大祥以《中国茶的前世今生及风味特色》为题,梳理了中国茶类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六大茶类的品质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资深首席林智以《饮茶与健康》为题,讲述了茶与健康研究的历史,并对茶叶主要功效成分及饮茶对健康的功效作了阐述。
中国茶叶学会供稿
责任编辑:唐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