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1.15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科协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浙江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着眼“后亚运”时代,立足科协“四服务”职能,勇攀高峰、勇立潮头,在全省“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中扛起科协担当,展现头雁风采。
对标落实“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的要求,始终保持科技制胜的干劲,激发科技群团“战斗力”
以“院士之家、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博士创新站、国家级学会杭州工作站、市级学会科技服务站、学会协同创新服务基地”(“一家六站一基地”)为载体,链通人才科技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精心打造学术年会、海外英才杭州项目对接会、低碳城市发展论坛、全国科普日、科普宣传周等活动平台,办好“长三角科技论坛”等全国性、区域性高端学术活动,吸引更多人才资源、科技资源汇聚杭州。精心筹划“院士专家杭州行”“院士沙龙”等工作,立项科技资政项目,组织引导科技工作者围绕杭州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营商服务等主题开展决策咨询工作,提炼上报科技工作者建议和院士建言,为党和政府解决当前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提供建议和参考。
对标落实“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的要求,始终保持“店小二”的热情,打好为民群团“服务牌”
持续深化开展“千名专家进千企”“千博助千企”等活动,努力搭建高端智力服务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平台。以“人才西进、学会赋能、科普下乡、决策咨询、强基固本”等五大行动为着力点,以乡村振兴“四季歌”“三下乡”等工作载体,服务杭州山区4县助力乡村振兴。聚焦农民科学素质补短板实施科普惠民专项行动,以科普服务进“一堂两中心”为抓手,以科普展览、科学表演、科普讲座、流动科技馆、科技志愿服务等为载体,实施科普资源向山区4县倾斜。支持淳安、建德、桐庐、临安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培训。组织科技专家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帮扶、农技服务、农村电商培训等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
对标落实“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的要求,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激情,探索改革群团“强三型”
积极推进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抢抓“后亚运”机遇,广泛开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深化以“四个一”(一个服务机构:杭州市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中心;一个品牌活动:海外英才杭州项目对接会;一个工作平台:杭州市科协海智基地工作站;一个外接手臂:离岸基地海外联络站)为主体的工作模式,加大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汇聚海外科创资源、海外科技人才,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学咖啡馆”,促进跨界交流、协同创新,常态化开展活动和人才对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努力搭建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和产学互动平台,托举扶植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发现并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能力以及商业头脑的科学企业家,选树1—2位有代表性的科学企业家、1-2位有创新潜力的青年科学企业家,全年培育10位科学企业家培养对象。用心用情办好科技工作者“关键小事”,努力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广泛开展“杨柳青青·情由科缘”“青科汇”等活动,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对标落实“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的要求,始终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厚植品牌群团“科学味”
出台《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杭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升科普服务公众水平,夯实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杭州市科技交流馆、临平科技馆等公办科技馆社会科普教育主阵地建设。加大数字科技馆投入,改进场馆智能化运行和管理,以元宇宙等更多表现形式为公众提供参观体验。修订完善《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鼓励、引导更多合规社会科普资源有序向公众开放。举办科学家进校园、中小学生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和科普反诈宣传,创办老年科技大学,帮助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
坚守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方向,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加强科协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组织开展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系列宣讲、“最美科技工作者”“院士专家进校园”等活动。深化科技社团党建引领工作体制机制,以杭州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为引领,健全学会各级党组织,加强对学会、协会(研究会)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革新。(杭州市科协)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