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学院科协多举措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发布日期:2016-11-24
分享到:
2016年,广西河池学院科协依托学校科研、学科、文化优势,积极做好为地方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桂西北地域优势及学校特色资源研究与开发,通过与校外企业合作,相继开展《生物多样性(胡蝶)观测(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样区)》、《广西东兰坡豪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调查、检测》等合作研究。 二是与河池市科技局、宜州市科技局和有关企业合作,推进宜州市桑蚕产业发展。如与宜州明华茧丝绸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联合建立宜州茧丝绸产业孵化器专家工作站、河池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同时针对宜州等地的桑蚕养殖场所卫生、蚕的生长发育及有无蚕病等情况,对蚕农进行专题培训。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实践改善了本地养蚕批次多、蚕病发生等现状。 三是与河池市各个县(市、区)建立实践基地、培训基地,共同搭建好科研、教学研究合作共赢的平台。启动广西“国培计划”、“区培计划”以及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效果良好,受到广西区内外媒体的关注。 四是组织师生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扶贫、支教等活动。安排彭建盛等十几位老师作为科技特派员开展贫困县产业科技扶贫专项帮扶工作。开展各类大学生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暑期支教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综合能力,发挥大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作用。如组织近千名学生,组建了13支实践团队,分赴广西各地和返乡开展党基建设、文化调研、科技桑蚕、技术帮扶、旅游调研、文艺汇演、农村互联网帮扶等系列实践活动。同时还组织学生在暑假期间前往都安进行支教活动。(吴锡刚 编辑:李晓科) 广西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董艳苹 |
图片要闻
-
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