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为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各国丝绸行业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9月19日,由中国丝绸协会主办、广西科技大学科协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丝绸会议在广西柳州开幕。此次会议以“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来自日本、瑞典、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法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代表出席开幕式。 会议现场 柳州市副市长焦耀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因素推动下,广西茧丝绸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内茧丝绸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柳州市制定的《柳州市现代蚕业发展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发挥柳州地方优势,全面推进“优茧优丝工程”升级行动,把柳州打造成为广西茧丝绸行业的研发和加工中心。本次会议在柳州召开,必将提升柳州和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国家“东绸西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及后续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国茧丝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这个历史悠久的产业在广西焕发出亮丽的青春。 广西科技大学校长李思敏表示,广西科技大学是广西唯一以蚕丝绸为特色开办纺织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建有“校地校企共建平台”蚕丝绸技术重点实验室,近年来,纺织专业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西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等成果。此次由广西科技大学科协承办的这一次高水平、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会议,不仅为学校提供了与国内外丝绸领域专家学者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而且有助于增进学校与国内外高校、相关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促进学校纺织工程专业的发展。 此次会议以“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会期两天,8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专题演讲,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将就桑蚕产业发展、纺织新型纤维材料、丝绸染整加工新技术、丝纺服装只能制造与时尚设计等作专题演讲和交流互动。会议还开设了分别就“纺织丝绸材料科学及产品性能”、“染整工程与技术”、“服装设计与丝绸文化”、“桑树与家蚕”4个分会场进行专题论文交流。会议共收到论文146篇,内容包括蚕桑产业发展、纺织新型纤维材料、丝绸染整加工新技术、丝纺服装智能制造与时尚设计、资源综合利用等。此外,会议还组织国内外代表参观广西科技大学、参观宜州市蚕桑基地和茧丝加工基地,并在宜州市举行闭幕式,颁发会议优秀论文奖。 “中国国际丝绸会议”自1991年创办以来,得到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丝绸业界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已成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学术论坛,为促进全球丝绸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广西科技大学科协 编辑:李晓科) 广西大学供稿 责任编辑:董艳苹 |
-
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