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08.10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汇聚院士专家智力资源,持续推动我区稀有矿产产业高质量发展,8月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牵头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等单位举办的中国工程院“广西稀有矿产资源及产业发展专题调研”院士专家产业咨询恳谈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廖品琥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仲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刘炯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黄小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彭寿,以及来自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公司、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郑州大学、成都中建材、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20余人出席会议并建言。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主持会议。
院士专家产业咨询恳谈会现场
廖品琥感谢中国工程院和有关院士专家对广西稀有矿产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期待院士专家发挥智库优势,加强对广西稀有矿产产业建设规划的指导,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链建设,提升综合利用水平,推动上下游企业融合,推动广西有色金属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共建重大创新平台,支持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铟锡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我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水平,打造成为立足广西、辐射东盟、服务“一带一路”国家特色金属原创技术的策源地;支持广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研发水平提升,促进成果落地和转化,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及综合回收的能力,力争通过在广西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在特色金属产业领域取得关键技术核心突破,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的企业,推动稀有矿产产业高质量发展。
恳谈会上,围绕广西有色金属稀有矿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问题,院士专家建议:完善稀有稀散金属产业规划及顶层设计,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优化产品结构为主线,推动广西有色金属稀有矿产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聚焦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建重大创新平台,推动稀有稀散金属产业精深加工向下游延伸,提升产业链韧性;充分发挥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和窗口的优势,打造立足广西辐射东盟的特色金属原创技术策源地,大力开拓海外矿产资源;加强稀有矿产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为有色金属稀有矿产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恳谈会后,院士专家还将前往河池、柳州、北海等地深入企业、实验室开展调研、产业对接、咨询交流。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治区国资委、自治区地矿局、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华锡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华锡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南方锰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华远金属化工有限公司、中稀广西稀土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参加恳谈会。
本次专家恳谈会是今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与自治区科协联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国资委在南宁主办的“铟锡锑特色金属高效利用”自治区领导与院士专家恳谈会后又一次高层次院士专家服务广西稀有矿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恳谈会。今年6月,刘炯天院士领衔相关院士专家团队到广西开展“铟锡锑特色金属高效利用院士·广西行”,深入河池、来宾、崇左等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对接、咨询交流活动;7月,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亲自带队到广西开展有色金属产业科技创新调研,对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作出指示和部署。此次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产业咨询恳谈会以及调研活动,正是贯彻落实中国工程院与广西战略合作协议精神,进一步落实李晓红院长在广西调研的工作要求而开展。据悉,中国工程院还将组织更多的院士专家与广西稀有矿产生产企业对接交流,促进合作和技术攻关,壮大广西稀有矿产实体经济发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创新动能。(韦旭 编辑:方一舜)
广西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