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绿色智能开采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发布日期: 2025.08.28

8月22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的矿山绿色智能开采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

主旨报告环节,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康红普以“煤炭与共伴生能源资源一体化绿色开发现状、挑战与战略路径”为题,介绍了煤炭与共伴生能源、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及水汽矿产等资源的一体化开发技术发展现状,提出应发展一体化数字勘查技术、安全高效协同开发技术及智能绿色低碳技术,并建立协同勘探开发激励机制,以支撑矿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太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金智新作“能源开发中的实践与思考”报告,分享“一废变三宝”的创新工程技术,将电厂烟气注入煤矿采空区,成功实现防火、驱替瓦斯及固化二氧化碳三大战略目标,还介绍了煤矿乏风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矿井瓦斯梯级利用减排等技术,同时从“净剩能量观”出发,提出构建可持续的矿业新范式。四川大学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茹以“深地科学与深地工程技术探索与思考”为题,系统介绍其团队在深地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了深地工程相关技术瓶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深部原位环境与演变机制的前沿探索,致力揭示深地奥秘。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绿色智能开采、矿业绿色开发,矿业深地科学等,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其中,重庆大学副校长卢义玉提出不仅需要持续深化基础科研,更应制定战略规划,强化产业联动,凝聚多方力量共同破解制约一体化开发的难题。山西能源学院党委书记冯国瑞认为应该加强跨领域、多开发、多交叉的复合型煤炭人才的培养,助力煤炭行业更好发展。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陈绍杰呼吁强化煤炭行业正面宣传,提升行业吸引力与人才聚集力。

大家一致认为,绿色智能开发是战略重点,亟需明确未来目标与发展方向。应通过煤炭与伴生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伴生资源的浪费。多学科交叉是推动创新的核心路径,应促进产学研协同攻关。人才培养对煤炭产业至关重要,要引领人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会后,专家们赴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实地考察,了解矿山绿色智能开采现状,参观深地岩石力学实验室设备,并观摩了人工智能在煤炭行业的应用等前沿技术实验进展。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