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8.19
“玉石之乡”“地毯之乡”……新疆最南端的和田,早已因诸多美誉闻名中外。人们熟知玉龙喀什河从昆仑山带来了古今闻名的和田玉,却未必知晓,这条河流更滋养出沿岸大片绿洲,让南疆农业有了坚实支柱,也孕育出数万亩娇艳的玫瑰花田。
2025年5月16日,由新疆科协、中国林学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学会“智汇新疆”行动产业服务团深入和田,走进红枣、核桃、桃子、玫瑰花等种植基地,为企业提供精准技术指导,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家围绕和田玫瑰高附加值开发提出的中长期规划,让企业收获满满。”说这话的是新疆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天志。二十年来,她书写了一段“荒漠变绿洲,玫瑰变黄金”的传奇。
一、因爱结缘 与花共生
1995年,24岁的刘天志为了爱情,从吉林四平来到新疆和田,起初主要从事外贸进出口工作。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天志接触到和田玫瑰。
“当时正是玫瑰花盛开的季节,看到开得如此娇艳的玫瑰花,觉得它的美与众不同。”刘天志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眼中仍有光芒。同行的人告诉她,和田当地很多村民有种植玫瑰的习惯,他们大都自己泡茶喝或者制作成玫瑰花酱配馕吃。“你们做商贸批发,在外面有那么多客户,能不能帮忙卖?”有人问刘天志。
玫瑰是爱情的象征,想到自己为了爱情来到和田,刘天志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从那以后,刘天志做起了“玫瑰生意”——从当地村民那里收购玫瑰花,然后制成玫瑰花酱和玫瑰花茶进行售卖。
2004年,她毅然创立新疆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开启了将沙漠玫瑰转化为“生态财富”的创业征程。
“全球有16个地区是沙漠性气候,在中国,只有和田地区受沙漠性气候影响。”刘天志介绍,特有的土壤、光照、温度和降水条件,决定了和田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玫瑰生长优势区,让和田成为世界著名的玫瑰生长优势区,也让和田玫瑰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高地沙漠玫瑰。
如今,这位执掌22家关联企业的女企业家,不仅构建起涵盖 "种植、收购、研发、生产、销售、旅游" 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体系,更带领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打造出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二、科创为翼 生态为基
面对传统玫瑰产业质量不稳定的痛点,刘天志展现出科研型企业家的敏锐嗅觉。
2005年,她通过乌洽会结识中国科学院专家,首次提出玫瑰精油提取的构想。历经三年技术攻关,公司建成新疆首条玫瑰精油生产线,其产品中花青素、原花青素等活性成分含量达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公司联合科研院所申报的“玫瑰花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批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成功破解了精油出油率低、花渣利用率不足等难题。目前,企业已形成玫瑰精油、鲜玫瑰露、功能食品等五大类36款产品矩阵,其中“沙漠香魂”系列化妆品远销中东、东南亚市场。
在刘天志的产业蓝图中,“生态优先”始终是不变的核心。202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合龙之际,她带领团队在生态屏障区种植10万株耐旱玫瑰,实现90%存活率。这种“以花固沙”模式,不仅有效遏制沙漠扩张,更形成“种植-加工-旅游”的绿色闭环。
面对电商时代的机遇,刘天志展现出传统企业家的转型魄力。2021年,公司建成20套专业电商直播间,通过田间地头的实景直播,将玫瑰花从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过程呈现在消费者面前。2023年,企业电商销售额突破400万元,占总营收比重达13%。在产品端,与上海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玫瑰干细胞”护肤品,填补新疆高端化妆品市场空白。这种“传统工艺+现代科技+数字营销”的创新模式,正推动和田玫瑰从“土特产”向“科技品”跨越。
“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西部的沙漠不仅能治沙固土,更能孕育出媲美法国格拉斯的高端美妆原料。”刘天志的话语中充满力量。
从最初的小作坊到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刘天志以二十载坚守,让曾散落在沙漠边缘的玫瑰种子,在沙粒之上生根发芽、繁茂成林——她引领的玫瑰产业不仅成为沙漠生态治理的典范,更探索出 “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带动生态”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数万株玫瑰,正以独特的芬芳续写着她的 “玫瑰梦”,也诉说着中国西部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
新疆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