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10.21
10月17日至19日,由兰州交通大学、高原铁路运输智慧管控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参与承办的第七届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TRT 2025)在兰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与青年才俊,共同探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前沿,特别是其在“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的创新与突破。
大会主席、兰州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聂磊在欢迎辞中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深刻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特质,她指出,当前以“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特征的科技革命正推动轨道交通迈向新发展阶段。本届会议旨在促进能源动力、信息通信、指挥控制等多学科深度融合,通过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型供电牵引、全自动运行系统、智能感知与运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交流,为构建更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轨道交通体系贡献智慧力量。聂磊副校长强调,兰州交通大学将以此国际会议为桥梁,持续深化与全球学界业界的合作,共同构建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学术共同体,推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创新发展。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北京交通大学刁利军教授分别主持。特邀嘉宾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贾利民、兰州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聂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所长张波、美国罗格斯大学刘响教授、上海远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旭,分别就“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路线图及未来展望”“空铁联运时刻表协同优化”“高速列车技术发展及思考”“现代货运铁路安全和风险管理发展”“高铁牵引控制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研究”作大会特邀主旨报告。
EITRT 2025组织了“轨道交通与低空系统智能融合”“灵活编组与智能调度”“新型轨道交通牵引及供电技术”等9场分论坛,邀请近50位业内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对轨道交通领域的各专业研究热点和创新成果作多角度剖析解读。与会作者踊跃参加论文宣讲和海报交流,围绕轨道交通能源电气、智能化运营保障等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成果进行深入研讨。为鼓励学术创新,本次会议特别设立了优秀论文、优秀学生论文及优秀组织编辑等多个奖项,以表彰与会学者的卓越贡献。这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成果,为与会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系统把握轨道交通及其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有效促进了学界与业界的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
10月18日下午,组委会组织参会代表赴兰州北站开展技术考察。通过实地调研,专家学者们深入了解了这一重要铁路枢纽的最新建设成果与运营实践,并结合会议主题,对轨道交通的应用场景与实践路径形成了更深刻的认知,为后续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次EITRT 2025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轨道交通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更通过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生动展现了现代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叉融合、智能赋能、绿色引领的鲜明特色,有效推动了该领域的知识创新与国际合作,为未来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实践指明了方向。
第七届轨道交通电气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为中国科协2025“开放合作月”系列活动之一。“开放合作月”以“科技为舟载天下,人文作楫济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科协统筹组织,联动国际科技组织、地方政府、全国学会及地方科协共同开展,推动我国科技工作者与国际科技界共同交流、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来源:兰州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