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院士出席!2025中国—南非科技人文交流系列活动在长沙启动

发布日期: 2025.10.21

10月2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等7家单位共同承办的“2025中国—南非科技人文交流系列活动”在长沙正式启动。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于俊清,湖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瞿海,南非自然科学专业理事会首席执行官代表察波·塞马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本次活动涵盖启动仪式、成果发布、主旨报告、青年科学家圆桌对话、工程师交流、产业调研及文化参访等多个环节,旨在深化中国与南非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等领域的合作。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南非工程院院士西里尔·奥康纳等六位嘉宾围绕“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主题,从科研、工程与产业视角阐释其内涵与实践路径,展示两国在能源、矿产、农业及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凝聚科技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共识。

△南非工程院院士西里尔·奥康纳

西里尔·奥康纳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深刻认识到,成功的协作关系建立在良好的人际纽带之上——而非契约或法律协议。”在他看来,这些文书应当作为合作初期的后续保障,而非前置条件。多年来,开普敦大学与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BGRIMM)和中南大学(CSU)紧密合作,“我们与中国同仁结下了众多持久而紧密的友谊,这些情谊植根于彼此信任、思想交融与设施共享。”因此,西里尔·奥康纳表示,一切文化或语言鸿沟都不是障碍所在。

开普敦大学副教授贝琳达·麦克法德赞与柯尔斯滕·科琳均从事矿产资源研究。她们在多次访华交流中表示,中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

当日下午,青年科学家圆桌对话与工程师交流活动同步举行。青年科学家圆桌由湖南省科协和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组织,近40位中南科研与技术人才围绕“青年发展与全球挑战”“国际科研项目对人才成长的促进作用”及“未来科研新兴领域”三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工程师交流活动则由中国公路学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牵头,汇聚100余位政企学研代表,聚焦智慧绿色交通与清洁能源领域,就北斗智慧物流、近零碳高速非洲适配、风电光伏联合研发、南非能源转型路径等议题展开研讨并达成共识。

10月22日,与会嘉宾将赴三一集团、铁建重工、湖南省博物馆及岳麓书院开展产业调研与文化参访,实地感受湖南的科技创新活力与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

此外,本次系列活动还包括此前已在陕西举办的第九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中非板块),以及即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Sci-Bono科学中心开幕的“倾听科学空间”活动。(潇湘晨报记者吴雨晴)

来源:晨视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