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集团科协:让企业科协和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发布日期: 2018.01.31

禹王集团是一个在大豆、鱼油等行业占据领军地位的民营企业。根据集团总体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人才战略,集团科协把“成就禹王人”,特别是成就企业科技人员作为企业科协的工作主线,坚持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企业科技人员、服务于企业全员科技素质提高的宗旨,重点抓了“建家”、创新和科技交流、科学普及几个方面的工作。

成就科技人员,就要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把科协建成科技人员实现梦想的温馨家园。集团科协的会员从最初的15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1209人。随着科技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禹王集团科协不断加强科协组织建设。一是加强集团科协领导班子建设。由集团董事长刘锡潜兼任集团科协主席,调整了科协秘书长,配好配强科协工作人员。二是建设横到边、纵到底的科协组织网络。在10个分公司建立科协分会,在分公司的各系统各车间建立科协小组,形成了上下通畅、左右互联的组织网络。三是完善企业科协工作规范。落实科协办公场所和人员、经费,做到科技人员“学习培训有计划、学术交流有组织、技术创新有条件、休息娱乐有福利、婚姻家庭有人管”这“五个有”,使科技人员普遍感受到科协组织家一样的温暖。

成就科技人员,就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组织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中大显身手。通过长期开展以创新竞赛为主要内容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禹王集团形成了有民营企业特色的群众性创新长效机制和创新发展模式,即“一条发展路子,一所职工大学,一个‘愿景团队’,三套竞赛活动,六项奖励政策”的 “一一一三六”机制,有力促进了集团全员创新,形成了愈加深入的创新创业热潮。

成就科技人员,就要抓好科技交流和科学普及,提高团队总体科学素质。建设了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科普馆--“大豆未来馆”。“大豆未来馆”2012年被山东省科协、山东省财政厅授予全省“三星级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集团科协主办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领衔的中国大豆高峰论坛和首届中国食用大豆产业发展论坛,形成了打造“中国大豆”国际品牌的战略同盟;2015年,集团科协又承办了中国保健食品峰会和中国药店商学院山东峰会,与外部百余家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了技术交流。2016年,集团受邀参加中国·大兴安岭大豆产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集团科技人员参加了论坛上的专家访谈节目。除了行业峰会、专家论坛以外,集团以引领产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广泛开展与科研院校、国家重点研发机构的交流合作。禹王生态与武汉轻工大学合作“大豆分离蛋白深加工技术研究”项目,共同起草了低温食用豆粕、食用大豆粕、大豆浓缩蛋白的国家标准。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高凝胶稳定型大豆分离蛋白关键技术研发应用”项目,被评定为“德州市重大科技成果项目”。与江南大学合作“大豆油脚精深加工及产业化示范项目”,被评定为“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与清华大学合作“大豆乳清废水深度处理项目”,实现了大豆蛋白废水的深度处理。

禹王集团自2001年成立科协组织以来,得到了科协系统的关注和支持。集团2008年被表彰为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2014年中国科协通过“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简报宣传推广了禹王集团组织企业全员创新的经验做法。集团先后有两位同志荣获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标兵称号。集团董事长兼科协主席刘锡潜作为工商管理博士和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2015年被授予德州市第一届“十佳科技工作者”。集团执行总裁兼科协副主席范书琴2017年被授予德州市第三届“十佳科技工作者”。 (蔡世峰 编辑:谢荔)

山东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