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9.17
9月5日至7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天津市召开。本次大会以“传承 创新 协作 发展”为主题,设置了1个主论坛、6个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机构等近800多名专家、代表线下参加了会议,线上参会3万余人。
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作了题为“数智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张俊华作题为“传统医药良好临床试验(Good Clinical Trial-TM)罗马共识”的报告。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朱明军作题为“心血管慢病中医防控循证研究”的报告。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毛静远作题为“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的报告。
会议设有6个分论坛,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论坛围绕中医药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机制、急危重症的救治策略、中医理论创新等方面进行学术探讨,展示了中医药在冠心病管理中的前沿进展。心力衰竭论坛聚焦指南变迁以及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心衰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和机制,对中医药防治心衰的独特价值进行学术交流。高血压论坛聚焦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探讨了中医药在全程管理、靶器官保护及难治性高血压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心律失常论坛以“房颤”和“双心”为焦点,全方位展示中医药在心律失常现代诊疗中的作用与价值。基础研究和青年论坛通过中西医结合以及AI在机制探索和技术创新的运用,展现了中西医结合研究向“临床问题驱动、尖端技术赋能、微观机制深入”的方向飞速发展。心脏康复和慢病管理论坛从智慧整合防控、中医仿生理论、慢病管理模式等方面探讨心脏康复和慢病管理的新进展。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诊断规范”“救心丸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会及国医大师阮士怡学术思想传承系列研究启动仪式。同时,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湿浊痰饮类病理论在心血管领域应用研讨会、全国名中医毛静远教授学术经验交流会和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进展学习班”举行。
中华中医药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