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11.04
11月1日至4日,第二十二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在安徽合肥举办。来自全国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学生及企业代表共计1900余人参加了会议,另有6.4万余人次通过中国知网线上观看直播,共同聚焦作物科技前沿动态,探讨创新发展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万建民出席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进行了2025年度“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的颁奖仪式,颁发“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创新团队奖”1项、“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青年奖”2项。大会开幕式还进行了“2024—2025学年袁隆平追梦奖学金”的颁发仪式。
第二十二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以“作物科学与种业创新”为主题,进行了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墙报交流、摘要交流及研究生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晓亚、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姜里文、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马正强、浙江大学教授张天真、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童红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皓毅、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宛晓春、神农种业实验室张新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赖锦盛等12位专家分别就DNA甲基化变异介导水稻性状改良,Bt+Eb拱卫国家油料供给安全,基于植物代谢的性状设计,植物液泡的生物合成与功能,Fhb1抗赤霉病的效应调控和抗赤霉病分子育种,从基因组解析到棉花精准育种设计,水稻细胞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基础,水稻高产稳产激素调控,据驱动的基因编辑与表达调控技术开发,茶叶品质成分的形成、积累、转化机制与加工应用,品质改良助推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玉米3367个基因组深度测序和氮高效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分享了最新成果与见解。
81位作物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作物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作物种质资源与种业创新”“绿色丰产高效栽培与乡村振兴”“信息与智慧农业”四个分会场作报告,交流了作物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作物科技未来发展趋势。此外,40位研究生在研究生论坛作了报告,大会展出墙报201张、收录论文摘要275篇。

大会闭幕式上举办年会会旗交接仪式。大会决定,第二十三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将在四川成都举办,由四川农业大学承办。
本次大会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安徽农业大学承办,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省作物学会协办。
中国作物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