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突出标准化建设 全面提升基层科协组织治理能力

发布日期: 2020.07.10

今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科协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县乡两级科协运行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常委会、科协机关和镇街科协建设,将科协运行机制纳入标准化轨道,能够将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科协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落实到位,真正形成机制标准化、决策科学化、活动民主化、管理规范化,为科协工作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创新县科协常委会工作机制,形成协调联动大科普格局。一是成立县科协常委会专门委员会。为解决基层科协“四缺”难题,抓住去年新换届成立的县科协常委会的有利时机,发挥8个专兼挂职副主席的作用,成立了科学技术普及、决策咨询、组织建设与人才工作、企业自主创新、学术交流、青少年科技教育、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老科技工作者等八个专门委员会,协助常委会审议有关事项和开展工作,整合了社会优秀资源,扩大了工作覆盖面,解决了县级科协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制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分别从组织架构、常委会及常委职权行使、会议举办、文件制发等方面进行规范,真正发挥常委会领导职能,确保决策科学化、活动民主化、管理规范化。

(二)创新县科协机关工作机制,实施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实施流程再造。对科普项目申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申报、科普经费使用、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学会协会申请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申报、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先进集体个人评选、党组会主席办公会科协工作会、重要批示件交办件办理、文件制发工作、公务接待工作、节假日值班等十三个方面进行流程再造,规范工作办理程序,明确责任部室,限定办结时限,打通服务发展最后一公里。二是制定机关工作规则。分别从县科协工作职责、工作守则、组织机制、决策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签报制度、督查督办制度、公务活动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来文管理制度、行文审批制度、财务和物品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强化机关人员思想政治建设,提高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真正担负起团结联络科技工作者,提升全民科技素质,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历史重任。

(三)创新镇街科协三长工作机制,激发基层科协活力。

一是实行镇街科协标准化建设。各镇街科协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必要的工作设备和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实行制度上墙、力量整合、任务分解、多方共建的基层科协工作格局,不断优化镇街科协软硬件环境,保障基层科协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健全三长工作规则。分别从三长工作职责、工作守则、组织机制、学习制度、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组织开展活动制度、工作考核制度方面进行规范,提高三长的参与科协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三长在各领域的牵头作用,形成大科协、大队伍、大影响的基层科协工作格局。三是建立三长工作机制。建立政治引领机制,引导基层科协三长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有重点、分阶段开展科普活动;建立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分工、任务分解、活动组织、问题解决等工作机制,激发三长工作活力;建立培训提升机制,通过定期培训、以会代训、工作研究等形式,提升三长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榜样激励机制,开展工作考核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激发基层科协三长工作干劲。

通过用机制、程序、制度来明确职责、规范行为、激发活力,县科协常委会、专门委员会、镇街科协三长等力量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各领域牵头引领作用,科协工作真正融入到当地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科协力量,同时在开展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时创造性的体现科协元素,使科协工作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主动融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大平台,积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工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助力计划,为促进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融入乡村振兴服务大平台,参与制定全县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积极与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等职能部门单位搞好协调配合,畅通部门间信息渠道,完善联合培训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服务全县乡村振兴。融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大平台,发挥镇街卫生院长作用,组建医疗服务团队,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传;融入中小学生科技素质教育大平台,多形式开展青少年科学知识教育,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技赛事和“科普月”“科普周”“科普读书日”等系列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

山东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王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