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5.23
5月13—14日,由内蒙古通辽市科协主办、济大-汉恩生物产业研究院承办的“海智专家通辽行活动”举办。通辽市科协、通辽市农牧业科学院、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科技工作者代表,通辽市科普专家团成员,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此次活动邀请济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协特聘海智专家徐会连,兰州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李凤民,济南大学教授、泰山学者刘骁勇三位专家,在通辽市开展专题学术报告、基层实地考察、技术交流指导、座谈交流等活动。
在专题学术报告环节,徐会连、李凤民、刘骁勇三位专家立足国情农情,聚焦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围绕生产技术升级、耕地质量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路径,并结合长期田间试验数据和典型区域实例分析,分别作题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农田土壤有机碳提升和废旧地膜削减技术创新”“盐碱地综合利用及多介质生态环境修复”的学术报告,系统阐释绿色农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实施路径,为通辽市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构建生态与生产协同的现代农业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建议。
在实地考察中,调研组先后深入架玛吐镇中新艾力嘎查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宝龙山镇宝德勒嘎查开展调研指导,并就种植户盐碱地改良需求和改良情况进行技术指导,提出对策建议。
座谈会上,通辽市农牧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企业代表系统介绍本地区盐碱地形成成因、历史演变过程及现阶段综合利用进展等情况。三位专家结合科左中旗盐碱地实际,从盐碱地改良技术选择、生态修复模式、农业高效利用策略及市场化运营等维度,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业建议。
下一步,通辽市科协将以此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海智专家团队的常态化对接合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牵好线、搭好桥,为夯实现代化通辽建设物质基础贡献科协力量,践行责任担当。
内蒙古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