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3月21日,浙江省科协与浙江工业大学共建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挂牌,省科协副主席姜长才,科学24小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季良纲、副社长俞志华,浙工大人文学院副院长张晓玥、副书记陈央、基地负责人朱惠仙等出席了揭牌仪式,标志浙江省科协与高校深化科技交流、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方面又有了新平台。 浙江工业大学是省属重点高校,在化工、经贸、机械等领域有着传统的学科优势,其人文学院创办十多年来,积极推进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已经成为省属优势学科。科学24小时杂志社集出版发行科普教育与学术交流期刊为一体,在扩大期刊社会影响、壮大作者队伍、提高编辑质量、宣传创新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明确基地建设计划,希望实现培养学生成长与服务科技工作的工作重点取得双赢。 揭幕式后,双方进行座谈交流,对下一步如何利用基地这一平台开展活动进行商讨。季良纲介绍了基本情况,提出了利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平台为大学生开展实习、科普活动,支持大学生教育实践等构想。张晓钥表示,这是得到浙工大批准设立的三个教育实践基地之一,校方非常重视,希望在提供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同时,可以发挥浙工大作为工业技术专业高校以及理科大学人文学院的优势,深化合作内容,共同建设好教育实践基地。 浙江省科协副主席姜长才强调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拥抱”文章,要拥抱人文,让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更有吸引力,把做人和做事相结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注重传播科学精神;二是“牵手”文章,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群众的组织,目的是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期刊出版等都要跟学校、企业、部门、机关合作,对期刊编辑人才培养、创业发展都有益;三是“搭车”文章,要充分把握互联联网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搭好互联网这班车,让纸质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下获得新生和发展。他希望,双方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认真实施,把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实在在体现在成效上。(科学24小时杂志社 张凯 编辑:张艺馨)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武丹 |
-
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