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5.11
2024年,浙江省诸暨市科协立足全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和“229”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聚焦航空航天、智能视觉、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启动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项行动。通过启智策略赋能未来,促进社会对新技术、新理念的认同和接受,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氛围,同时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打下公众科学素养基础。
围绕产业科普主题,紧跟科技前沿。聚焦诸暨新兴产业,依托“科创中国”省级试点,搭建展现人才引领、产业创新的融合平台。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培育甘蓝科技小院、绍兴鸭科技小院、浙贝母科技小院等3家科技小院。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产业科普,认定9个前沿科技领域的产业科普教育基地、13家基层特色科普馆,打造“老百姓身边的科技馆”。实施“院士专家诸暨行”科技宣讲,推进“之江科创大会”等学术活动筹办工作和2024年度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申报评定工作。
创新科普活动形式,强化合作共享。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进校园,开展了8场“启智新质生产力,传承科学家精神”科普报告会。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浙江院士科普基地”“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举办了“天行健,自强不息”校园科技节、斯行健院士铜像揭幕仪式、洪绶小学科学助农等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题活动。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达成青少年科普研学合作意向。引导科普教育基地、科技示范户组织实施28项“金桥工程”项目和社会化主题科普项目。
拓展科普新型阵地,锚定高效触达。实施“科普+融媒体”全域信息化科普探索“浙里科普”创新示范试点,在全市950台楼宇电梯视频、350辆城区公交车视频上播放新质生产力科普内容,在西施眼上组织《科普“答”人就是你》新质生产力科普知识竞答活动,一期点击量突破12万。培育认定浣江实验室、诸暨博物馆、斯民小学等3家绍兴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全市有基础条件的村、社区、学校建成15个“科普书吧”,赠送3000余册科普图书。
浙江省诸暨市科协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和科普职能,遴选10个航空航天、智能视觉等新兴产业和珍珠、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前沿科技发展方向,强化科普培育创新文化的功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普与创新发展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前沿科技领域的科普教育基地,创新传播方式,以前沿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实现全覆盖,全面、准确、完整理解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加大前沿科技领域科普,推进科普工作前沿化,助力诸暨市“新质生产力”先发地建设。(诸暨市科协)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