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12.11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科协依托辖区丰富的科创资源,积极探索“小小科学家”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的新模式,通过搭建各种交流展示平台,不断拓宽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路径,引导学生树立“争当科学家”的人生志向,营造全区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串联“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依托区内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以及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积极开展各类特色科普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遇见科学 预见未来”“寻梦科学”“科学节”“院士开讲啦”等各类大型活动几十场。扎实做好“科创资源科普化”,整合区内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资源,打通“科研—科普”链条,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宁波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推出镇海特色“科普研学路线”,让中小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科技魅力”,享受“科技大餐”。全年参加各类研学活动学生达1.2万余人次。开展院校结对共建,如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在镇海区实验小学建立“红领巾”少年科学院,每周派研究员来校为学生作科普讲座或演示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参加研学活动。
畅通“科学家精神”的“传播链”。充分利用31名镇海籍院士的资源,深度挖掘科学家故事,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将科学家精神送入“千家万户”。线上出品广播人物传记《倪光南》等广播剧,在FM95浙江经济台、喜马拉雅App同步播出;线下原创科学家精神主题科普剧目,今年正值贝时璋院士诞辰120周年,推出以贝时璋院士为主人公的原创科普剧,以“剧目+课程”形式送入8所学校,切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推出“ZSTalk镇科学脱口秀”青少年科普工作品牌,邀请一批镇海区周边高校院所富有活力和创新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队伍,带领学生遨游精心设计的科学课堂。
搭建“科学竞赛”的“竞技场”。着力培养中小学生自主创新精神以及科创实践能力,联合教育局办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创客大赛、少年儿童“七巧科技”创意拼图比赛等科技赛事,不断激发中小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加快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全年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学生达0.8万人次。积极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举办第一届“小小科学家”嘉年华,以学科素养大比拼、科技体育挑战赛、科创征文大交流等多种形式,在全区营造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打造“多元特色”的“科普团”。建立健全以科普大使为引领的青少年科普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广泛征集、以赛代练等方式,整合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辖区内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硕博士研究生等资源,同时吸纳“三长”(农机站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力量,组建一支500余人素质优良的青少年科普志愿者服务队伍,每年学生参与各类科技讲座活动近1万人次,在学生内心播种科学幼苗,为“小小科学家”培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镇海区科协)
浙江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邹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