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10.20
2023年来,巴州科协以“科创中国”试点建设为抓手,三项举措进一步推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让高端创新资源更有效地服务巴州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发展,助力巴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主动对接 靠前实践促整体提升
将人才优势与双创政策优势有机结合,组织动员更多科技工作者提供基层服务。一是巴州科协与保定市科协签订合作协议。今后两地将围绕相互学习和发展合作的领域,建立定期互访交流机制,实现多领域合作与共赢,促进两地科技创新和科技事业发展。二是推动巴州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巴州首个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新疆国欣种业马峙英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在库尔勒市正式揭牌,标志着巴州在加强与顶尖人才合作、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方面进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三是积极对接科技服务团,开展科技交流活动。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相关专家将围绕巴州“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开展“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科技需求征集、开展专业技术评估、科技交流等服务。
二、持续助力居中牵线促合作共赢
深化“产学研”体系建设,紧扣巴州重点产业需求,发挥科技服务团作用。一是召开巴州富硒产业发展规划评审会,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新疆地质学会、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等15名国家、自治州、自治州级专家参加评审会,评审会专家就数据资料完善、重大项目实施、产业结构布局、富硒产品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为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组织区域服务团开展巴州“科创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科技交流暨培训活动,召开巴州“科创中国”“推动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石油石化产业科技交流会。在交流会后,形成了14篇高质量相关学术报告和专家决策咨询建议。
三、长效发展殿后保障促科技创新
一是推动高水平科技人才集聚。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握学会推荐时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实做好重点人才项目和奖项推荐评选。巴州科技工作者洪梅同志成功入选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巴州种子管理站研究员王健荣获第七届新疆科普奖;赵海洋、卢怀玉等5名企业科技工作者荣获自治区企业“创新达人”殊荣。
二是推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鼓励科技型骨干企业发挥引领支撑作用,支持企业建设企业科协组织,着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内驱力”。2023年,巴州新成立企业科协组织13个,其中园区科协组织2个,企业科协11个,1家企业获批自治区科协资助企业科协重点活动项目。
三是推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做好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聚焦为自治州重点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围绕石油化工、化工材料、纺织面料、矿业开发、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绿色能源等方面开展战略研究,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和科技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截至目前,平台入驻专家17519名,发布科技需求521项,发布科技成果4641项,科技成果转化65项,发布各类资讯3583条。
在今后的工作中,“科创中国”巴州试点城市将持续发力,立足地方需求,站位发展大局,树立新思路、找准新定位、展示新作为、体现新成效,当好产学研融合的“双面胶”。
新疆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