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研学搭桥——江苏绘就青少年科学教育新图景

发布日期: 2025.11.13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青少年科学教育则是培育未来创新人才的根基工程。江苏省立足“科教兴省”“文化强省”战略部署,以数字科普地图打破资源壁垒,用百条研学线路串联科普场景,构建起“线上+线下”“虚拟+实景”的科学教育新生态,自全国科普月发布启动以来,地图浏览量已超3万人次,开展研学活动达2100余场,为“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供了生动实践。

指尖轻点,500余家科普场馆触手可及。江苏省数字科普地图作为全省科普服务的信息化核心载体,整合了科技馆、全国及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优质资源,将分散的科普阵地汇集成“云端科普矩阵”。这款数字工具,不仅提供开放时间、参观须知等基础指南,更创新融入科普资源导览、VR云游体验、互动打卡等多元功能——足不出户即可“沉浸式”探索场馆奥秘,按兴趣定制科普资讯,一键导航直达研学目的地,让青少年随时随地都能与科学“零距离”对话。

脚步丈量,110条研学线路串联成长课堂。江苏省科协依托全省优质科普资源,推出覆盖所有13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的科普研学线路,这些线路兼具地方特色与科学内涵,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打造出“一县一特色”的文旅科教融合样板。从实验室里的微观探索到大国重器的实地探访,从历史长河的科技溯源到新质生产力的前沿感知,每一条精心设计的线路都成为“行走的科学课堂”,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科学认知,实现科普从书本到生活、从知识到实践的转化。

线上数字地图打破时空限制,线下研学线路延伸教育边界,江苏通过“一图一线”的创新实践,构建起校内校外协同发力的科学教育新格局。随着数字科普地图的持续优化与研学线路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江苏省将进一步推动科普资源下沉、创新科普传播形式,让科学教育惠及更多青少年。(江苏省科协科普部)

江苏省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