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9.12
9月4日,在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持续职业发展委员会、北京市科协指导下,由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北京工程师学会、北京市科协党校主办的“首都工程师能力评价与国际化水平提能系列活动培训班(第二期)”活动举办。80余名工程师及企业人力资源代表参与现场活动,另有2万余人线上参会。活动得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管理委员会(朝阳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朝阳区科协的大力支持。
会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乔伟峰首先为大家解读了国际互认背景下工程能力评价等内容,并对工程能力建设挑战、工程能力评价标准、工程能力评价进展三个维度进行详细讲解。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专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专业总师冯征对数字经济发展与职业趋势进行了解读,并分享了数字经济与信息通信技术数字化、网络与算力的协同与融合、智慧工厂(工业制造)应用等领域的实际案例。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能力评价培训官及考官、中国工程师联合体资深工程会员、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特许工程师李全法在会上分享作为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会员的个人经验和体会。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任亚林为大家详细讲解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会员申请填写的相关内容,并对申请条件、评价程序、工程会员行为规范等逐一解读。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科协秘书长张玥以“全球化发展下技术精英的成长之路”为题向大家介绍在全球化视野下的工程师成长。
工程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首都工程师能力评价与国际化水平提能系列活动”旨在围绕工程师国际互认与工程能力评价体系进行政策解读和经验分享,创新优化工程师人才培育体系,进一步弘扬工程创新精神,营造工程文化氛围,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今后,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还将继续开展研修培训、能力评价、技能交流等活动,全面提升工程师的国际化水平,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贡献力量。
北京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