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3.05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将科协组织“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特色更加鲜明”作为总目标之一,同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强调:“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以下简称“三型”)。如今,将近4年时间过去,广西桂林市科协这条深改题答得怎样?
接长手臂,扎根基层,为“三型”科协组织建设提供基本保障。广西桂林市17个县(市、区)科协、130个乡镇科协、80个社区科协、42个企业(园区)科协、132个农技协、27个学会(协会、研究会)。这是桂林市科协践行“哪里有科技工作者,哪里就有科协组织”承诺的结果。
桂林市科协先后印发《关于在企业(园区)中成立科协组织的通知》、《关于加强全市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桂林市科协关于印发推进“三长”进县乡镇基层科协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并坚持做好分类指导工作。例如,为企业(园区)科协提供政策服务和物资支持,基本实现全市重点园区科协组织有效覆盖。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集聚行业创新要素、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产学研交流会,邀请桂林医学院1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会议,深入了解园区企业发展情况和技术需求;拨付5万元支持桂林市重点园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桂林)广西园成立科协,为科技工作者建家交友,并在科技工作者日慰问入驻该园的高级专家;在叠彩区智慧谷产业园建设桂林市首家民营科技馆过程中赠送科普展教具、科普E站等物资,并将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八桂科普大行动启动仪式安排在园区举办,全力扶持园区经济发展。据统计,该科技馆开馆半年来,共接待参观人数累计5万人次,在桂林市没有公共科技馆的情况下,有效提升了全市公民科学素质。
织密网络,促成合作,实现人才、技术、资本各要素协同发力。获批129个基层科普行动(广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派出专家445人次和组织112个农技协会助力科技精准扶贫,开展40多场次科技服务进学校(企业、社区)活动,协调高校专家120余人次对接企业(政府)需求,促成会企(校企)合作项目50多个。这是桂林市科协围绕“四服务”职能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结果。
桂林市科协不仅运用上级科协政策资金支持,发挥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作用,还紧盯桂林市高校数量多、学科和人才优势明显的特有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各高校科协的沟通联系,提升科协工作软实力。例如,桂林市营养学会承接自治区卫健委2019年广西养老机构营养膳食均衡配餐规范项目,与桂林巴永食品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发生态养生产品和研发专利技术;桂林市老科协依托桂林高新医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桂林好医生”健康管理网络平台,凝聚和发挥离退休医生作用;桂林市健康科学研究会助力市卫健委开展桂林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成立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为制定有关健康标准出谋划策等等。此外,还促成了桂林医学院与卫生健康相关的企业联系合作以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桂林电信的合作,并协助广西科协成功举办了2018石墨烯研究最新进展国际会议和“传承2019——中国科学家精神报告团广西行”系列报告会桂林站等大型会议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后一项活动中,桂林市共有5000多人现场聆听科学家后代讲述中国科学家故事,10万多人次观看网络直播,还通过桂林市电视台多次播放,为全市大中小学生乃至广大群众带来一场高端精神盛宴,达到花小精力办大事的效果。
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提高科技工作者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100多人次,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上级各类科技奖项17人次(团体奖项3个),通过电视台、杂志等媒介报道宣传科技工作者36人次,收集科技工作者诉求60余条,举办科技工作者业务培训20场次,这是桂林市科协让科技工作者认识到科协组织“有用”的结果。
桂林市科协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上级学会等单位的沟通交流,借力服务科技工作者。例如,人才宣传举荐工作融入桂林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人社局、团市委等部门的力量,提高科协工作的科学性和话语权。2018年,通过多部门联合举荐,桂林市共7人荣获首届广西创新争先个人奖(杰出工程师奖);2019年,首次推出“两院院士”候选人人选李新建,获桂林市委组织部重视,作为桂林市优秀人才被纳入桂林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大厅的“专家风采展示”栏目中进行宣传。将走访慰问过程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向桂林市委报告,经桂林市委副书记批示转各职能部门办理,其中,高层次人才反映的子女入学难、就医难等政策待遇问题通过桂林市委人才办修订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进行了优化解决,“为科技工作者发声”得到了有效回应。邀请广西轻工协会到桂林市举办首届广西轻工业知识产权论坛,让相关企业(园区)科协、学会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行业最新信息和专家指点。聘请讲师为桂林市护理学会的200多名护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助力其组队参加2019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广西区赛,最终,由医护人员组成的4个团队代表桂林市首次参赛,在全区85支报名参赛队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并在决赛中全部获得优秀奖。
在科协系统深化改革过程中,桂林市科协始终牢记自身定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好平台,将学会、企业科协、市直部门、属地高校、基层科协纳入网状格局,打造合力,助推各组织自身发展、基层科协事业发展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无止境,答题不停步,桂林市科协将奋勇向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广西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董艳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