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9.04
8月27-28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2020年度采集人员培训班以“线上+线下”模式举办。北京的采集小组与采集管理方代表在北京参加现场培训,天津市科协、重庆市科协、辽宁省科协、山东省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活动服务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采集小组及采集管理方代表在线参加培训,线上线下共计160余人。
中国科协调宣部副部长宋玉荣主持开班仪式。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任福君在开班致辞中表示,采集工程工作意义深远,采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严格按照采集流程和规范进行采集。中国科协调宣部宣传处长孟令耘全面总结采集工程10年来的工作,并对未来采集工程工作进行展望。
在两天的培训活动中,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张藜,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吕瑞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宏、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罗兴波、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韩露、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高级政工师彭建辉、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朱童等专家学者共进行11场课程讲座。课程涵盖采集工程的流程与任务、资料整理编目、资料长编和年表的功能与编制、资料数字化与离线提交、音视频资料录制、口述史基本规范、任务书填写、采集工作机制与课题管理、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等内容。
中国科学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大亚在结业式总结中表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是一项学术工程,要按照科学史标准来进行采集、整理和研究,希望采集人员在工作中保持与采集工程专家团队的沟通与交流。
结业仪式上为学员们颁发了采集资质证书。活动主办方希望通过系统培训采集工程工作的规范要求和技术方法,为下一步采集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供稿
责任编辑:于力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