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科普中国平台建设工程项目(第一批)采购前公示

发布日期: 2024.03.20

一、项目名称

2024年科普中国平台建设工程项目(第一批)

二、项目意义

科普中国平台建设工程项目旨在为深入推进科普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而塑造的科学传播品牌,旨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连接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携同社会各界向公众提供科学权威、有趣适用的科普内容。为推进科普中国品牌发展和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

三、项目内容

科普中国平台建设工程项目按照“品牌引领、内容为王、共建共享、培育生态”的工作理念,打造科普中国品牌,项目建设主要有五方面内容包括高端前沿资源建设、传播渠道建设、用户队伍建设、机制生态建设、支撑平台建设。本次计划采购第一批2024年科普中国平台建设工程项目共有18个子项目,分别单独进行采购。

(一)科普中国科学视界

围绕量子科技、基因工程、科技装备、应急科普、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等,以垂直化、专业化、系列化为思路,融合科学家精神、科技成就,利用科普视频、音频、挂图等多种表现形式打造“见人、见物、见精神”的系列科普内容。

(二)科普中国前沿科技

面向国内外最具特色的前沿科技成果及发展动向,特别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重大科研突破和最新进展,以及相关基础研究制作科普作品。形成秒懂前沿、前沿微纪录、大咖讲科学、青年科学说、科学锐评、我和我的研究、人工智能、未知之境等主题。

(三)科普话强国

由科普大V或投标人单位的主持人,对话多个知名科学家及其团队,制作成一档科学对话深度访谈节目,以“记录+访谈”形式,探访前沿科技、科创产业、技术应用、智慧场景等,走近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工程师。形成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农业强国、海洋强国、美丽中国等主题。

(四)科普中国生命健康

依托医疗权威机构的力量,打造科普中国院士名医示范引领工程。主要内容为针对医学领域里的10个学科,打造10个科普团队,每个团队以1个院士为标杆,有10个名医(科普大V),有50-100人左右青年才俊。针对每位院士录制一期高端访谈,形成院士高端访谈10期;名医和青年才俊做一些医学解读(视频及图文系列),一个大V做一期解读视频,名医解读150期;开展答疑,如医科答疑1000问,青年才俊编制答案,导师审核;针对上述10个学科,每个学科制作4-5期电视节目,并在主流媒体播放。

(五)科普中国航天科技解读

围绕2024年中国航天计划,以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多次宇航发射任务,选择其中10次宇航任务/件航天器产品,推出10集系列专题;面向未来有志于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广大学生,开展对“国防高校”的航天专业相关科普;形成中国十大航空事件巡礼、国防高校与航天(选择航天篇、踏入航天篇、感受航天篇)等系列专题。

(六)科学报国正当时

邀请各领域院士,就我国当下的热点科技问题、谣言给予权威解答与指引,形成高端解读图文,并选择其中一些在主流报刊刊登;了解高校内涉及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相关专业,开展专业解读;围绕本专业的青年科学家科学研究和事迹等制作视频;同时在高考季组织线上直播活动,邀请相关专业院士与考生线上交流,针对想报考的专业解疑释惑。

(七)见证科技之路

聚焦领导全国考察行程,聚焦该地区科技带来的发展变化;联动大型央、国企,通过工程师探访工厂、车间一线;通过对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功实践案例的科普解读,为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验;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选取农业、工业、服务业;

具体主题如下:跟随领导足迹看发展系列、跟着工程师看一线/走进中国工厂、数造新实体、绿色“碳”路者。

(八)科技启示录

每月从2024年国际顶级科学期刊(如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中国科研成果,选择2个最具突破性、创新性的成果进行制作;根据不同成果的特性及可挖掘内容,产品形式以微纪录片为主,辅之以动态图文(条漫、SMIL或SVG)。

(九)科普中国新媒体运营

1.完善立体渠道矩阵

(1)与各类平台开展专区合作,针对不同人群,整合优质资源,在各平台建立知识专区。

(2)主动进行议题设置,冲榜热搜,提升科普中国在各类平台上的号召力和价值引领能力。

(3)打造科协系统科普传播矩阵,建立有效联络机制,围绕重大选题集中发声,聚力宣传。

2.打造分众精品内容

(1)面向公众,加强热点捕捉,快速响应,持续推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普作品,为公众答疑解惑。

(2)面向科技工作者,围绕剖析社会热点争议,解读科学经典问题、透视最新科研进展、发表科学研究感悟等主题,策划系列精品内容,以提升科研审美、促进行业或跨行业交流。

3.开展系列品牌活动

依托科普中国新媒体优质账号,围绕重点事件、社会热点、主题节日等联动平台开展品牌活动,持续提升用户体量和活跃度。

(十)科学辟谣

1.生产科学权威内容

(1)针对科学领域常见谣言、突发事件、舆情热点,联合部委、全国学会、社会机构等单位,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策划生产科学权威的系列辟谣作品;持续推进《辟谣进行时》《健康真知》《瘤言蜚语》等品牌专栏建设。

(2)依托全国学会及专业机构,组织专家不定期召开闭门会议,就复杂谣言问题进行研讨。

(3)联合部委、平台、学会做好辟谣榜单发布工作。针对重点榜单,召开媒体沙龙,做好专家解读。

2.升级辟谣工作机制

(1)与中央网信办、全国学会、媒体、平台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开展联合行动,面向全网征集科学谣言线索。

(2)面向社区、科普信息员、科普机构招募科学辟谣网格员,通过平台或社群运营,引导网格员提供谣言线索、推广辟谣内容。

3.构建一体化传播矩阵

(1)依托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搭建网信系统传播矩阵。

(2)持续打造科学辟谣媒体专区。

(十一)科普中国网络媒体传播矩阵

在中标人官方网站首页和所属官方移动客户端设立“科普中国”频道。负责包括并不仅限于频道运营、内容汇聚以及传播科普中国原创内容等工作;开展对中国科协和地方科协的工作支撑、针对中国科协及地方科协的相关科普工作动态、科普资源等给予不限于网站首页首屏的露出及官方新媒体矩阵的推广;针对科普热点,根据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要求,开展科普资源汇聚;满足项目设置的全年运营指标及渠道传播指标。

(十二)科普中国直播服务系列活动

对中国科协、全国学会以及地方科协等在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等重大科技类节日举办的学术活动和其他论坛、演讲等活动提供直播服务,并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渠道上进行宣传推广。

中标人所提供的直播服务分一般活动直播服务和重大活动直播服务两类:一般活动直播服务包括并不仅限于需前期策划/素材/脚本/彩排配合、不少于3人团队、不少于1个机位以及为完成直播活动的其它设备和素材、直播渠道及宣传推广;重大活动直播服务包括并不仅限于前期策划/素材/脚本/彩排配合、不少于5人团队、不少于2个机位、以及为完成直播活动的其它设备和素材、直播渠道及宣传推广,具体直播活动内容由采购人和中标人协商确认。

(十三)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1.开展科普中国网络科普联合行动

广泛联动互联网主流平台,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开展科普中国网络科普联合行动。

2.实施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1)提高精准化管理,细化创作人才分类,针对科技工作者(中科院、央企、医院)、科学编辑(媒体、作家)、高校学生、中小学生,制定不同的组织动员和扶持活动,以活动带创作。

(2)联合专业机构等举办联合征文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

3.打造科普中国创作学院

(1)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等打造“科普中国创作学院”,配合创作培育计划专项选题发布活动,组织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2)组织学员参访科研场所、对话行业标杆、拆解经典案例等,建立深度社交“朋友圈”,完成优质资源对接。

(十四)科普中国星空讲坛

(1)开展科普中国星空讲坛活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民生关注领域,设置活动主题,为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自我搭建演讲平台,通过“见人见物见精神”的方式向公众展现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的风采风貌,帮助科技工作者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引导全社会广泛关注。

(2)设立地方、央企、高校专场活动。通过品牌授权,进行统一包装、管理,将地方同类型演讲活动进行收录。

(十五)科普中国直击最前沿

中标人需结合项目背景,围绕世界科技前沿系列、重大工程系列、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系列、生命健康系列等领域,制作符合电视台播出要求的科普节目,在省级及以上电视台黄金时间段进行周播,并将科普节目剪辑成有利于短视频平台传播的内容。

充分运用电视台和新媒体等技术,在省级及以上电视台开设科普中国相关栏目,并依托多种渠道传播节目内容,进一步提升科普中国品牌影响力。

(十六)科普中国品牌宣传和推广

履行科普中国品牌管理和授权的日常工作职责,推动品牌授权规范化;配合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监理单位等做好“科普中国”专家顾问组服务管理工作。

结合科普中国品牌发展历程,在重大活动时间节点,策划开展周年主题活动,设计制作品牌相关宣传物料并进行传播资源配置,物料包括但不限于品牌宣传片、宣传手册和其他文创产品等。

(十七)科普中国官方平台运营

科普中国官方平台运营项目工作方向主要有三个:一是科普中国信息员的工作平台,为科普中国持续贡献体系化、机构化的用户群体,更好的达成科普工作落地,实现科普“最后一公里”;二是精品科普内容聚合展示平台,对系列化、精品化的科普内容进行汇聚、展示,对优秀科普创作者进行聚合、深耕;三是规模化科普。

(十八)科普中国中央厨房

本项目着力构建内容库、专家库、组织库、品牌矩阵、渠道矩阵、活动矩阵、素材库、决策辅助、协同服务及技术维护。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广泛汇聚社会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并对入库资源进行加工、分类、整理、入库;积极洞察市场需求,对存量科普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场景化的产品形态,满足公众需求;拓展科普中国资源推广渠道,实现资源推送。优化科普中国现有数据库,完善专家库、用户、科普号底层数据管理和接口服务,支撑科普中国全产品链实时调取,形成数据资源安全存储、高效调取、科学分析的智能管理体系。

四、采购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部

现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请于公告发布起3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反馈意见或建议。

联 系 人:中国科协科学普及部 邓颖 梁彭玮

联系方式:010-68571652

电子邮箱:kpxxhc@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