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 中央统战部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援藏科技增效工程”的意见》
科协发计字[2014]93号 各对口援藏省(直辖市)科协、党委统战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自治区)科协、党委统战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对口援藏工作的重要战略决策和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发挥科技在援藏工作中的引领、示范和支撑作用,促进西藏及四省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现将《关于组织实施“援藏科技增效工程”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国科协 中央统战部 2014年12月16日 关于组织实施“援藏科技增效工程”的意见 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20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西藏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民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西藏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是加快西藏现代化、缩小发展差距,实现繁荣稳定的关键举措。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科技水平落后、科技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西藏发展、阻碍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瓶颈,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人才支持将是今后对口援藏工作的重点任务。因此,很有必要在对口援藏工作中全面推进实施“援藏科技增效工程”,促进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施“援藏科技增效工程”就是要在不断加大援藏力度的同时,着力大幅提升援藏项目的科技含量,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对西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着力增大 先进技术、优秀科技人才、先进优势产业等对西藏的支援,使科技与资金和当地资源有机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倍增器的作用,全面提升西藏工农业科技水平、提升西藏的“造血”能力、提升西藏人民的生活质量,为西藏创新驱动跨越发展作出贡献。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增大援藏项目的科技含量
在各类援助项目中增加科技的含量和水平,安排一批较高水平的工业、农业科技项目,充分发挥科技支撑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器作用。各地科协、统战部要协助援藏牵头部门做好与西藏技术需求的对接,组织专家遴选好项目,并向政府提出建议,纳入援藏项目规划。国家有关部门指导、参与审批对口援藏项目的立项,坚持做好科技、人才和资金、项目的衔接融合,充分发挥二者在援藏项目实施、资金投入的助力增效作用。可以在西藏选择有区位资源优势、科技创新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市,设立科技援藏示范区,探索科技、人才与项目、资金融合新模式,引领带动其他受援地区加速科技援藏体制创新,加快科技增效工程的推广实施。
二、支持西藏研究开发和转化先进适用技术
组织全国学会和对口援藏省市学会,广泛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援藏工作决策服务、帮助西藏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结合西藏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在西藏设立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专项,支持西藏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鼓励科技企业、科研单位开发拓展西藏市场,组成跨区域、跨学科产学研联合体,共同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支持西藏围绕特色农牧业、生物产业、藏医药业、新能源、新材料、高原生态与环境、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新设备,加快科技成果吸收和转化,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进一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推广适合西藏的农作物种植、特色畜禽养殖技术,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藏药产业化基地建设,改造传统藏药生产工艺,促进传统藏医藏药的现代化。开展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联合攻关研究和产业化,加大新能源在西藏广大农牧区的推广利用。发展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业,加强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各对口支援省(市)要根据受援地区的特点,选择2-5个特色产业和民生工程进行长期支持,确保实效。
三、采取灵活的形式组织科技专家参与援藏工作
围绕西藏特色产业、民生工程实施需求,制定政府主导,全国学会、科研院所、高校配合执行人才输送机制,推荐引进海外人才和技术项目为西藏建设服务,支持鼓励以工作调转、参与项目、访问学者、短期工作、双向挂职、合作研究、驻站(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工作等多种形式向西藏支援和输送科技专家、人才,科技专家可采用灵活方式,不定期在西藏传授、推广和转化先进技术,指导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和服务,帮助西藏开发并培育扶植适合当地生态、资源环境的技术和产业,用先进科技帮助西藏人民脱贫致富。帮助西藏建设科技思想库和科技人才库,特别是乡土技术人才库。动员组织全国学会推荐两院院士或其他专家,在西藏特色优势产业、重要战略支撑产业领域的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建立学会服务站和专家工作站,提升西藏地区和企业创新竞争能力,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四、加强西藏科技人才队伍培训培养
要大力帮助培养当地科技人才,广泛激励在藏工作的卓越科技工作者。全国学会独立或配合对口援助单位组织优秀科技工作者赴藏开展学术交流、专题技术培训,或邀请组织西藏科技工作者到内地参加科技交流、挂职锻炼、技能培训。2016年底,争取实现不低于80%的西藏本地科技工作者加入相应专业学会,且每年度都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对口援藏地区每年要为藏区科技干部、基层科技人员、农牧业科技带头人等,提供多类型、多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学习进修机会,进一步帮助他们提升业务素质。要深入开展西藏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和推动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创新创业进一步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五、加强西藏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西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实际需求,建立西藏农牧业、藏药、生物资源、高原生态、新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建成高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农牧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促进科技信息共享、科技产权交易,实现西藏科技需求与内地科技优势对接,有效提高科技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完善西藏科普设施建设。要积极推动西藏地区科技场馆建设,“十三五”期间,努力实现西藏地市科技馆或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中心的全覆盖,争取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项目在有条件的地市县全覆盖。
六、支持西藏提升科普工作水平和覆盖面
要努力开发一批西藏各族群众,特别是基层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从形式到内容都更符合西藏各方面公众的需求。既注重提高公民素质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普及,又要加强造福人民群众的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科普资源集成共享水平,在科技场馆、科普信息化、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等方面实施资源共享,大力开展远程科普教育和交流互动。要结合西藏地区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进寺庙等具有影响的主题科普行动,面向西藏地区公众(特别是基层农牧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大力普及科技创新、农牧养殖、新能源生产、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宣扬科学思想,促进西藏地区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
“援藏科技增效工程”是助力西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是新时期援藏工作的升级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务实措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各地科协组织、统战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精心遴选推荐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引导、推进相关企业到西藏投资,组织好科技人才以多种形式到西藏从事科技服务,组织好对西藏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其他省(市)和有关中央部门的沟通协作,制定好先进技术及其产业、人才需求规划,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增强科技创新和进步的内生动力。要把“援藏科技增效工程”的实际效果作为考核援藏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各方面努力,使科技在促进西藏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发挥主要驱动力作用,使现代科学技术造福惠及西藏各族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