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八次全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2005年调查结果为1.60%),其中城镇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86%,而农村居民仅为1.83%。西部省市明显低于东部省市,有7个省市低于1.60%。总体来看,农村与城镇、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较为明显。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在“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作为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围绕中央提出的“到2015年实现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的目标,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争取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理解和支持。2012年,在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基金会从正大环球和新时代证券募集资金2000万元,创建并开始组织实施农村中学科技馆公益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专注于提升西部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
项目旨在树立中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特别是通过科技馆互动体验式的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制作自己的创意作品。通过项目的实施,努力达到“一提升、两促进”的发展目标,即提升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促进科普资源均衡化,促进科技馆展品产业化。
2012年8月,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韩启德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启动仪式。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与正大环球投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新时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捐赠协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30余家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项目实施以来,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建立了293所农村中学科技馆(见图2)。其中,由基金会全额资助82所,中国科学技术馆资助126所,地方自建70所,其他单位援建15所,直接受益人数已达137万人次以上。项目构成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社会资金充分参与。项目启动资金2000万元来自正大集团无偿捐赠;2015年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00万元的展品;二是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科学技术馆加入到项目建设中,出资建设126所农村中学科技馆;西藏、贵州、山东、宁夏、河北、江西、云南等省(区)科协,自筹资金制作展品在本地展出。部分中央机关和地方单位将扶贫资金用来购置农村中学科技馆展品,送到基层学校。例如,全国政协在贵州省赫章县、中国科协在江西省寻乌县、致公党云南省委在云南省腾冲县等分别捐资建设农村中学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