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协推进“三化四服务”助力脱贫致富

2016年,江苏省科协围绕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助力脱贫工程,我单位持续推进“三化四服务”,助力全省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工作平台信息化

  一是建设“江苏农产品馆”。以PPP合作模式,同中国宿迁电商产业园管委会、联创集团、京东等单位合作,建设“江苏农产品馆”惠农益民扶贫服务平台,具备京东、食惟天、冷链配送、休闲农业O2O等四个子平台,于9月7日全国科普日江苏省活动主场正式上线运营,并在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1500m2线下展示体验馆及农业农村电商创业培训基地,通过各级科协、农技协组织1520个农产品入驻,培育388家农业市场主体从事电子商务新业态,辐射带动农民脱贫致富3000多人次。

  二是推广“科普农服通”。在南京、泗阳、常熟、沭阳等地以及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累计建设终端1270个,其中,我省870个(农村350个),贵州300个,内蒙古100个。开发的农业技术远程诊断服务平台“问农答”APP总用户超过5万名,有效提供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10万次,受到试点地区农民认可和欢迎,为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促进低收入人群脱贫致富。

  三是建好用好江苏农村专业技术网。江苏农村专业技术网(www.jsnjx.org)除具备信息发布管理、会员管理服务等功能以外,还实现了农业科技和农产品价格信息自动采集与互动功能,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全程服务。开发运行了省农技协微信公众号,具有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农技协情况调查、无人机植保创业培训等新功能,受到基层欢迎,全年累计访问量达到8.9万次。

  二、组织建设规范化

  一是为江苏省农技协组织建设服务。对江苏省农技协基本情况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2篇,积极主动为全省农技协组织建设提供咨询、指导等服务,支持徐州、连云港、镇江、江宁、丹阳、丹徒、海门、新北等市、县(区、市)成立农技协(联合会),全省各级农技协数量达5432家。积极推动基层农技协创新发展,为农技协服务科技助力脱贫工程奠定组织基础。

  二是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治理体制,强化理事会与分支机构建设,召开常务理事会议8次(其中,通讯会议5次)、理事年会1次,新建技术交流中心2个,组建专家委员会,筹建智慧农业、航空农业分会,发展新会员233个,会费收缴率达94%。建立健全会费管理、社会捐赠资助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16套,制定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确保科技助力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三是推进专职化与实体化。秘书长实现专职化,建设11人的工作队伍,建立党建工作小组和党支部。设立农村科技互联网服务部、观赏园艺技术服务部、农产品电商技术服务部,建设运营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开展创业培训和农业科技服务,获得社会化服务收入,为科技助力脱贫工作提供保障。

  三、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开展“银会合作”。与江苏省邮储银行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尝试开展联保、第三方担保等模式,向邮储银行推荐优秀农技协130家、优质会员1200个,完成科技信贷3.1亿元,为科技助力脱贫提供金融支持。2016年3月,由中国科协农技中心和中国邮储银行三农金融部主办、我单位承办的科技金融知识大讲堂举办,来自基层农技协、农业经营主体及涉农单位的93名代表参加培训,供需对接效果良好。

  二是推进“企会合作”。建立服务示范基地6个、科技服务站10个、选派首席专家18名,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成效明显。农用无人机基地开展植保无人机的研发推广、人才培训、创业辅导和专业化飞防服务,申请专利32项;根据需求选派首席专家提供技术服务,为徐薯薯业公司研发推广新技术3项,新申请专利1项,技术人员培训82人次;为南京融点公司申请专利1项,开展现场技术指导3次;为助力脱贫工程提供科技支撑。

  三是推动产业发展。在江苏省农委支持下,同中国网库、盱眙县政府达成“中国小龙虾产业网”建设合作。推动宿迁市宿豫区亲耕田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及其核心企业成为京东商城大田农资运营商。开展“高邮咸鸭蛋”众筹,于2016年8月1日上线,经一个月运营,认筹62万元,达筹率623%,带动了一线产业助力脱贫。

  四、服务农村创新创业

  一是建设示范基地。建立农产品电商、农用无人机、观赏园艺、甜樱桃、现代家庭园艺、农村科普信息化等6个创新创业服务示范基地,为周边低收入农户提供创业机会。

  二是组建师资队伍。组建236名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其中高校院所专家112人,乡土人才84人,创业实战人才40人。多次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工作,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京市六合区农业局等多次开展创业培训讲座,推进科技助力脱贫工作。

  三是培育人才促进转化。在建设“江苏农产品馆”进程中,为全省推荐入驻单位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导师为海南省、内蒙古通辽市、青海省海南州等省、市科协、农技协骨干开展培训开展全省农用无人机植保、茶业创业培训和“科普文化惠农家”农村电商创业培训。共培育进入孵化平台的创新创业人才764名,组织22个项目参加第二届全国创新科技成果交易会,为科技助力脱贫提供人才与成果转化服务。

  五、服务农民科学素质提升

  一是承办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江苏赛区活动。按照江苏省科协、省农委、省卫生计生委、省妇联、团省委《关于组织参加2016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苏科协发〔2016〕133号)文件要求,具体承办了江苏赛区活动组织工作,通过制定奖励措施、层层组织落实、重点县(市、区)突破、培训宣传推广等的措施,组织全省35.27万人次参赛,在全国综合排名由第15位提升到第4位,江宁、如皋、仪征、大丰等9个县(市、区)进入全国50强,促进低收入农民科学素质与生活健康水平提高。

  二是组织科普活动。坚持持续组织会员单位参加江苏省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江苏省主场活动等,围绕惠农益民服务平台、智慧农业、农村科普信息化、现代家庭园艺等开展20余项科普活动,累计参与公众达5000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000册,取得良好成效。

  三是开展“科普文化惠农家”活动。贯彻落实中科协、文化部文件精神,在镇江、南京、徐州、盐城等地开展农村电商创业、科普信息化培训与农业科技入户活动,共培训860人,开展科技入户32场次,增强低收入农户生产技能与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