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科协依靠科技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为深入贯彻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深入落实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自2016年开始,湖南省科协联合湖南省扶贫办、湖南省农科院实施了“湖南省精准扶贫科技助力工程”,按照贫困村的实际需要,对口组织科技专家小组进村入户开展服务,为加快贫困地区精准脱贫贡献力量。这一工作建立了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成效,受到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欢迎。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首倡地,也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试点启动地。湖南省有国家和省级贫困县51个,贫困村8000个,贫困人口465万。湘西等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湖南的省情。省内贫困地区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制约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要实现中央提出的“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

  湖南省科协出台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全省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投入科技精准扶贫,进军脱贫攻坚主战场。启动了省精准扶贫科技助力工程,旨在动员和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精准扶贫科技助力行动,加速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促进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素质、生产技能和产业发展水平,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帮助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在湖南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将精准扶贫科技助力工程纳入了“湖南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内容。出台了《湖南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精准扶贫科技助力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了项目申报、评审、管理及资金安排使用等事项。2016年,湖南省财政厅、省科协从“湖南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经费中专项安排了“湘西自治州凤凰县雄龙村科技助力项目”等首批10个省项目。项目经费用于进村入户专家小组开展科技帮扶的活动开支,为科技专家开展精准扶贫科技服务提供了基本的经费保障和条件。湘西自治州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拿出310万元,配套安排了58个州级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

  湖南省实施精准扶贫科技助力工程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三会”精神,开展科技“创新争先”行动的实际举措;是通过科技引领把精准扶贫工作真正“扶到点上、根上”,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造血功能的科普惠民工程。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了注重工作结合、实现精准对接。与驻村帮扶工作的需要相结合,实现力量精准。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及贫困村群众对科技扶贫有迫切的需求。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大多数不懂技术,对老百姓的指导缺乏针对性,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这些外行要做内行的事,实在勉为其难”。通过“工程”的实施,对口选派的科技专家组与扶贫工作队形成新的组合,为贫困村及贫困户的科技服务做到了更加便利、有效。与贫困人口科学素质与能力提升相结合,实现任务精准。将精准扶贫科技助力工程项目与得升贫困人口科学素质结合起来,建好了一支队伍——专家服务队伍,实施了“三大计划”——贫困村科普组织和科普带头人及产业发展培育计划、贫困人口就业能力提升计划、贫困人口科学素质提升计划,着力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科技工作队”。

  湖南省科协认真落实中国科协、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进一步组织动员全省各级科技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精准扶贫主战场,广泛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助力省委、省政府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1.突出重点,把握主线。突出贫困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这个重点,助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加强科技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素质;加强科技推广,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的培养,以点带动全面发展;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建设,适应贫困地区发展新要求。

  2.纵向联动,融合推进。做好与中国科协、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工作与项目的对接,抓好科技需求及项目申报与组织落实工作,实现国家和省科技助力项目“双轮”驱动,融合推进。

  3.横向互动,广泛实施。一是争取为全省各级驻村帮扶工作队配备科技专家小组,实现广覆盖。省科协已与省扶贫办、省农科院协调,结合实施国家项目,力争在187个省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驻点村全面铺开,根据驻村帮扶的科技需求向每个选点村选派好科技专家小组,经常性、及时提供科技帮扶服务。省科协已列2017年项目经费预算700万元,作为支撑。二是充分发挥好科技专家小组的科技扶贫作用。与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紧密结合,多方联手推进。首先,根据贫困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帮助驻点村制定扶贫发展规划,为驻点村谋划好脱贫攻坚蓝图。其次,开展技术培训,传授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提高贫困人口科学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帮助驻点村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的科普带头人、致富能手、新型职业农民和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既使村民学有榜样、教有良师,又打造一支永续不走的乡土科技人才队伍。三是加强科技助力工作创新。依托科技专家及其派出单位优势,引导支持这些科技专家及其单位与贫困地区进行产业合作开发或创新创业。利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旅游休闲等特色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和阻断贫困、稳定脱贫致富的能力。

  4.健全机制,合力推进。一是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单位及各级工作协同推进机制。把科技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建立科协、扶贫、科技、教育、财政、农口等省直部门单位横向联合和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的工作推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纵向互动,横向联动的机制;建立健全扶贫工作队和科技专家组的协同机制;建立健全科技、产业、市场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的整合机制。加强科技精准扶贫经费保障,把科技精准扶贫与扶贫开发、科技特派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新型农民培训、科普惠农等涉农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各相关部门在贫困地区安排的专项经费,按用途统筹整合使用。钱随事走,渠道不变,用途合规,各计其功,各尽其责。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激励机制。加强对科技精准扶贫工作的绩效评估,把科技结对帮扶作为各级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把结对帮扶取得的成效作为科技工作者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大力宣传、表彰在脱贫攻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及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