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召开2019年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交流视频会议。刚才,国务院扶贫办杨栋同志为我们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农业农村部张晔同志宣布了全国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在此我对获得全国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的单位表示热烈祝贺!之前,还有9位代表作了典型发言,讲的都很精彩,听了也很受启发。
一年来,在各级科协、农业农村、扶贫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取得了新的成绩,得到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认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中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对一年来大家取得的丰硕扶贫成果表示祝贺,向奋战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
下面,我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实现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在今年的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咬定目标一鼓作气,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对科技支撑社会治理、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为我们做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好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努力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推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取得新成效。
一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对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创造出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系民生、心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政治信守,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体现党中央兑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庄严承诺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写进《决定》。广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面临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新形势,坚定信心和决心,继续发扬奋斗奉献精神,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二是要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累计减贫8239万人,年均减贫1373万人,六年累计减贫幅度达到83.2%,832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436个,农村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区域性整体减贫成效明显,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还有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的1660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剩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广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一鼓作气干到底,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和群众所急所需,走下去、沉到底,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作出新的贡献。
三是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新时代脱贫攻坚展现了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为解决贫困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广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对接深度贫困地区需求,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真抓实干,高质量高标准落实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各项任务。
四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扎实做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这对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扶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广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关键阶段的中心任务,努力在“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等方面重点发力,同时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为确保完成今年再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任务,为明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出科技界的力量。
二、边实践边总结,坚决把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各项任务落在实处
一年来,广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认真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围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主要目标要求,务实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形成很多经验模式,取得很好的实效,为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要在总结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各项任务落实。
一是完善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强化制度赋能。一年来,广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按照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通过科技服务、科学普及、教育培训、健康医疗等方式,探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工作模式。
例如,今年以来,全国学会采用“订单式”培训,积极承接山西省临县和岚县的培训订单,共计开展农业科技、科普、健康、就业、电商等培训75期,培训学员10374人,其中中华医学会组织3期、924人的医学应急志愿者培训,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1期、120人的健康科普业务骨干培训,中国农学会组织1期、100人的科普业务骨干培训,中国针灸学会组织2期、300人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4期、400人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这些培训均广受贫困地区欢迎。
江西省寻乌县的“订单送餐”模式,形成“群众点单、科协接单、科技工作者报到”的良性工作机制,推动科技资源下沉、人才下沉、服务下沉,3年来组织23个科技组织、49名专家,培训4000余人次,扩大高产果树种植面积近7万亩。
四川省布拖县形成“科技小院”模式。去年下半年以来,四川省农技协根据该县特木里镇种植马铃薯的习惯和需求,组织四川农业大学师生长期驻村,建立具有科研和科技服务双赢的“科技小院”,一方面通过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提供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技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完成师生科研。
河南省淅川县的“武店路径”模式,在2016年武店村整体脱贫后,省市县科协组织规划专家为该村制定乡村振兴规划,确立绿色发展、科技支撑、教化铸魂的3条发展路径,3年多来,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年均增收20万元以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各级科协、农业农村、扶贫等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总结多年来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经验,学习借鉴各地涌现出来的“样板间”,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工作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着力提高精准扶贫水平,巩固扩大精准扶贫成果。
二是突出科技特色,提升科技助力产业扶贫效能。一年来,广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贫困群众增产增收的迫切需求,悉心开展科技服务、技能培训,助力贫困地区产业提质增效,取得良好成效。
例如,湖南省科协、农业农村厅、扶贫办、省农科院等同向发力,共同组成科技专家小组、共同组成驻村工作队、共同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共同驻点贫困村,汇聚“四个一”科技服务在贫困县的全覆盖,3年来全省6767名科技专家进村入户,培育科技带头人2000余人,助力4万余名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帮助湖北省建始县编制扶贫八年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持续选派挂职干部、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组建教授团队,设立产业攻关项目,培训实用技术人才1.8万余人次,培育出5个规模过亿元的全县特色产业,使8万余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四川省通江县巴山土猪养殖协会2013年成立后,紧紧围绕当地独具特色的地方猪种——青峪猪,培育地标性扶贫特色产业,将科技服务贯穿青峪猪养殖户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做强做大青峪猪产业,擦亮青峪猪品牌,通过贫困户向合作社入股分红方式,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
河北省保定市科协举现代农业协同创新联合体之力,充分利用9家科研院所、30家企业的专家资源,在易县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创建县农业创新驿站、县柿子产业协会,组织开展柿子技术培训、柿子加工产品开发等,带动柿子种植贫困户户均增收2400元。
各级科技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挥科技优势,精准对接贫困群众增产增收需求,因地制宜,找准产业扶贫的发力点,助力贫困地区支撑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防止返贫。
三是突出扶贫主题主线,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一年来,广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紧紧围绕贫困地区群众对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悉心开展科普教育、就业培训、医疗服务等,助力贫困群众科学素质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卫生健康保障水平提高,取得良好成效。
例如,中国防痨协会为岚县捐赠建成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实现与深圳慢性病防治中心的远程会诊培训。中华护理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在山西省临县和岚县的护工培训基础上,根据养老、居家照护、母婴看护的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今年分10期、培训学员948余名,学员就业供不应求。
贵州省黔西县林泉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乡村两级建成17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通过180余名讲习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易于接受的语言,开展菜单式、点餐式农业实用技能讲习,2017年以来为2.7万人次的群众讲授560场,受到群众欢迎。
黑龙江省龙江县以提高贫困群众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为支点和抓手,大力开展科技培训,赋能高端肉牛、木耳、瓜菜等扶贫主导产业,两年来共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600余人,产业带头人60余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在和田地区夏央村派驻“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通过持续开展健康生活、疾病预防、人是怎么来的、生男生女都一样等常识性科普,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改变村民思想观念、树立科学意识,同时通过科技示范培训,发展壮大红枣、甜瓜、养羊、养鸡等产业,带领农牧民依靠科技实现2018年人均纯收入1.12万元。
各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要始终把提高贫困群众科学素质、生产技能、就业能力作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自信和能力。
四是落实主体责任,扎实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定点扶贫是党中央赋予各部门单位的政治责任和使命任务。按照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的分工,中国科协承担山西省临县和岚县的定点扶贫,去年已助力岚县整县脱贫摘帽,今年将助力临县实现脱贫摘帽。去年以来,按照中央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要求,中国科协及时调整了定点扶贫工作机制,成立定点扶贫工作督导组,加强定点扶贫办公室力量,形成“定点扶贫县点单、科技组织接单、中国科协买单”的帮扶项目实施方式。
今年先后举办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全国枣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桥接产业要素,助力定点扶贫县红枣、马铃薯等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为临县编制完成红色旅游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为岚县编制完成古迹保护和利用规划,中国农业大学为岚县编制完成马铃薯产业园区规划,中国农学会为临县程家塔村编制完成乡村振兴建设规划。中国公路学会为临县程家塔村和岚县长门村捐建爱心致富桥,中国科协机关直属单位9个党支部与定点扶贫县的村或学校,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各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都承担了相应的扶贫工作任务,特别是有定点扶贫任务的科技组织,一定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抓好责任落实,不折不扣完成好定点扶贫各项任务。
一年来,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实效距离中央要求、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各级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扶贫的科技含量和精准度还有待提高。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
三、再动员再部署,不断开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的重要指示,发出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动员令。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新要求,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村(户)增收增智为目标,以扶贫为主题,志智双扶,组织动员各级科技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为高质量打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懈努力。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把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重要位置,抓好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力量,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上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不能打任何折扣。各级科技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扎实做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碰到困难不畏缩、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
二要坚持以扶贫为主题,志智双扶,高质量打赢决战决胜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攻坚战。各级科协和科技组织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大力组织开展科技助力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科技资源的转移,精准提供科技服务。要着力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组织开展科普教育扶贫、科技助力就业扶贫、科技志愿扶贫行动,大力推广基层科协组织“3+1”试点经验,大力开展扶志教育活动、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典型宣传,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的内生动力。
三要坚持守正创新,做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转战。明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年,是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转战的关键年,也是全国的规划年。夺得脱贫攻坚战完胜后,要接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各级科协和科技组织在做好决战决胜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投身科技振兴乡村的伟业,发挥科技优势,从乡村振兴规划入手,做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转战。
我们要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总理重要批示的要求,扎实做好中国科协定点扶贫工作。要坚持久久为功,脱贫摘帽不脱钩,乡村振兴扶上马送一程。年底前对照今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抓好落实,集中开展一次年度定点扶贫工作督查;与两个定点扶贫县一起,做好今年的扶贫脱贫工作总结,深入谋划明年的扶贫工作计划,力求高质量超额完成中央定点扶贫单位责任书规定的任务,扎实做好今年定点帮扶项目的结项验收。
明年是中国科协定点扶贫35周年,中国科协将在山西省吕梁市举办全国科技振兴乡村论坛,将深入总结分享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转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和模式,集中展现美丽乡村图景和样板间,探讨交流科技振兴乡村的对策措施。目前,围绕乡村规划,结合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和中国科协吕梁定点扶贫35周年,已经启动全国科技振兴乡村论坛系列活动筹备。
四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扶贫领域的作风建设,强调认真开展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各级科协和科技组织要把作风建设贯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全过程,倡导至诚报国、心系人民、扶贫济困、乐于奉献,充分发挥全国“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的示范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投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要坚决杜绝扶贫领域的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行为,坚决遏制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等腐败行为,营造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清风正气。
同志们!
科技扶贫是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的大平台、建功立业的大舞台,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攻坚克难的勇毅,高质量打赢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攻坚战,以优异成绩迎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