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和田地区民丰县安迪尔乡夏央村是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定的新疆科协定点扶贫村。夏央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距民丰县县城180公里,距和田市500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300公里。属暖温带干旱沙漠气候,年均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高达3600毫米,年日照超过3000小时,年210天左右为沙尘天气。2013年,新疆科协向夏央村派驻以扶贫为主要任务的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组。从2014年开始,新疆科协向安迪尔乡派驻“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其中夏央村工作队现有“访惠聚”驻村队员6名。
夏央村共246户686人,全部是维吾尔族。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387人,于2017年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村现有红枣1700亩、甜瓜1210亩、小麦及苜蓿500多亩;养羊5000多只、养尼雅黑鸡12.6万只。经过两年巩固提升,夏央村依靠科技致富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质增效,201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2019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3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
二、主要做法
按照中央打好脱贫攻坚战总要求,新疆科协紧盯攻坚期内定点扶贫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科协大团体优势,以科技精准扶贫激发农牧民原动力为主线,聚焦扶志扶智,坚持科技支撑示范引领,发展壮大红枣、甜瓜和养羊、养鸡产业,助力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做好顶层设计,思路上力求精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新疆科协党组确定了“扶志扶智阻断贫困源头,科技支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工作思路,为夏央村脱贫摘帽、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方向。
(二)以科普宣传促进“扶志”。自2013年以来,与所属学会对接,组织专家常年到村应时开展“科学大讲堂”、“科普基层行”活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惠民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伟大祖国和天山南北发生的巨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宏伟蓝图;加强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依靠科技促进红枣、甜瓜、养殖业发展提质增效,学好国语也是一门技能;健康生活、疾病预防,人是怎么来的,生男生女都一样……一场场精彩的科普报告,一个个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一批批专家和驻村干部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夏央村老党员麦托乎提说:“我虽然67岁了,但我要学国语,学会国语吗,可以看中央电视台,听总书记讲话。也可以同汉族同志聊天,学到技术和经验,这样才能密切感情,搞好民族团结。”从2017年开始,利用新疆“访惠聚”驻村工作平台,提供近百部汉维双语“科普新疆”系列动漫、微视频在民丰零距离微信公众平台陆续播出,以清新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从科学认知、科学生活、科学生产三个方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通过坚持讲好科学故事,引导各族群众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科学认知能力,激发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幸福生活是靠干出来的理念。
(三)以项目引领“扶智”。
1.“精准扶贫专家服务行动”把脉会诊红枣、甜瓜和养羊、养鸡特色优势产业,附以发展养牛、种植葡萄、桃树、蔬菜为主的庭院经济。自2017年以来,工作队先后组织12批78人次新疆农科畜牧专家,在红枣、甜瓜和畜牧业生产关键时节来到村里,面对面对村民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先后组织三批34名农民代表到吐鲁番、昌吉、巴州、阿克苏等地学习考察,以此增加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针对2015-2017年种早甜瓜在结瓜期正值高温干热天气极易发生蔓枯病造成瓜农绝收的现状,工作队建议乡党委、政府采纳专家论证意见,改种早甜瓜为晚甜瓜,每年6月上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瓜。2018年、2019年安迪尔晚甜瓜喜获丰收。夏央村今年种晚甜瓜1210亩,仅此一项,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一个建议改变了一个产业种植模式,这就是专家的智慧,科技的力量!建档立卡贫困户热合曼喀迪尔拿着卖瓜到手的4万元现金激动地说:“今年我种了8亩晚甜瓜,没想到卖了这么多钱,我太高兴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工作队的帮助,工作队‘亚克西’!”
2.开展“百会万人下基层”健康扶贫行动。安迪尔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环境恶劣,生存环境艰苦,肺结核、肝炎、高血压、妇科疾病多发。坚持以“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为宗旨,依托新疆科协“百会万人下基层”大力开展健康扶贫,通过新疆医科学会每年4次组织自治区医疗专家团队为安迪尔乡群众送医送药义诊,开展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宣传,先后免费送药60余万元。
3.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扶志扶智从娃娃抓起。先后在安迪尔乡小学建设了农村科技馆、科学工作室,把“创玩科学乡村行”引进到村,牵线中科院“科学快车”到村,开展科学体验活动。每年组织村里孩子参加新疆青少年科技节和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激发孩子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从“根”上扶志扶智。2017年,由工作队搭桥,中科院郑建华院士与村里上四年级的热米莱小姑娘结为亲戚,郑建华院士当年不远万里到村里看望了热米莱,并为小学的孩子们捐赠了学习用品。2018年,郑建华院士又专门邀请热米莱到青岛家中做客,到北京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多方协调,先后争取自治区公路项目5000万元修建了49.2公里的标准化乡村公路;争取地区水利项目投资1800万元修建了68公里防渗渠,争取扶贫项目投资800万元新建了小型自来水厂。自2013年以来,新疆科协筹措专项资金400余万元支持夏央村基本建设,在村里主要巷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对村委会院落进行了硬化,建设了集村民大舞台、科普LED大屏、篮球场、排球场于一体的科技文化广场,支持农户庭院改造,为每户发放了1000至2000元不等的奖补资金,建设了集国语学习、视频会议于一体的多功能教室。
夏央村虽然于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摘帽,但仍然存在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牧民科学素质不高等短板,巩固脱贫成果任务依然艰巨。
聚焦党中央治疆方略,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维护好社会稳定,二是实现脱贫攻坚预期目标,三是做好群众工作,四是建强基层组织。将以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示范点为动力,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兄弟省市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帮扶,克服短板、防范风险,不断激发科技致富原动力,巩固好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依靠科技做强夏央村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提振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