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9.05
8月28日,《电波科学学报》编辑部在山东青岛召开了青年编委学术沙龙暨工作会议。期刊支持单位相关负责人、编辑部主要负责人、部分青年编委、在青编委以及编辑部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副所长郝保良发表致辞。
学术报告交流环节,12位青年编委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学术见解。北京理工大学吴比翼介绍了多尺度射频集成电路的非共形网格算法,为该领域的精确电磁仿真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吴佳静围绕对流层大气波导预测预报,提出了中小尺度融合的创新方法,有助于提升海上对流层电磁特性分析的准确性。南京理工大学李黄炎展示了液基可重构电磁超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为电磁主动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极具潜力的技术新路径。上海交通大学刘亚坤介绍了全球雷电活动的分布规律与强度探测的量化方法,将电磁分析的前沿算法引入全球雷电反演,展现了交叉学科研究的新活力。北京邮电大学杨闯介绍了感知协同太赫兹大规模天线阵列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新进展,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原型样机三个维度指出,通感一体将赋能太赫兹移动通信。天津大学杨铖系统阐述了数字孪生信道的关键技术及实践进展,提出构建可支撑不同通信领域数字孪生模块的愿景。
工作会议同期召开。编辑部主任赵红梅作工作报告,就期刊出版工作进展及影响因子建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会编委围绕如何提升期刊影响因子、如何构建高质量稿源保障体系、如何拓展多媒体宣传渠道与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电子学会 供稿